中新社北京3月22日電 (李翔)近日,世界各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再次調整,例如新加坡、英國和日本等國家先后放寬防疫措施。中新社記者采訪了生活在新加坡、英國和日本的華僑華人介紹了所在國防疫政策調整后的工作與生活情況。
新加坡新中咨詢集團創辦人兼總裁宋占勇對記者表示:“我在新加坡生活了18年,疫情到今年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了。我個人是理解新加坡政府的政策變化的。首先,新加坡地方小、資源少,又是開放經濟體,新加坡需要與世界的‘聯通’;其次,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是世界最高的國家之一,病死率相對非常低,所以才會采取與最初的‘清零政策’不同的一種策略。”
“但疫情政策發生改變,新加坡民眾卻依舊謹慎,因為新加坡最近一兩個月的病例出現爆發式增長,日新增確診病例曾高達2萬例以上。據統計,對于擁有500萬人口的新加坡來說,平均每5個人就有1人確診。所以,新加坡民眾還是很謹慎的。”宋占勇說。
在英國利物浦生活的華人律師王松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英國政府很早就選擇了‘與病毒共存’的策略,因此近期宣布全面解除防疫政策并不令人意外。這可能是對于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英國經濟的被動選擇。英國首相約翰遜在講話中表示‘防疫限制給英國的經濟、社會、民眾心理等帶來了沉重的代價,我們不需要再為此付出這些代價了’,這是放開防疫政策的根本原因。”
王松波說:“我周圍的英國民眾早就將防疫拋之腦后,酒吧、餐廳的人數已經和疫情前沒什么區別,這也是近期英國疫情確診數居高不下的原因。作為常年生活在這里的華人,內心有些擔憂。疫情也催生了外賣行業在英國的流行,很多人由于疫情已經習慣了在家點外賣。”
在日本從事咨詢業務的華人劉雨晨去年曾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她說:“日本政府的防疫政策始終跟隨西方國家的腳步,除了疫苗接種比例相對較高以外,在應對疫情上一直處于‘躺平’狀態。個人只能通過加強自身防疫來避免感染。”
“目前周圍的朋友也已經完全恢復了疫情前的生活狀態,前幾天公司組織去東京站附近吃飯,很多餐廳都是爆滿,基本沒有什么防疫意識了。”劉雨晨說。
在日本工作的攝影師陳啟巖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說:“日本的防疫效果比歐美要好很多,但是遠不及中國的防疫成果。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與病毒共存’也是一種不得不采取的方式。”(完)
關鍵詞: 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