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1日電 題:從烏克蘭回來的中國留學生:使領館如同接力一般帶我們回家
作者 李翔
從在烏克蘭敖德薩“聽到槍炮聲的緊張不安”到回到杭州“終于可以睡個安穩覺”,這一路的經歷,在剛從烏克蘭回國不久的吳鈺樾看來“如同做夢一樣”。
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中國陸續安排航班從烏克蘭周邊國家接回撤離至當地的烏克蘭華僑華人留學生。近日,中新社記者采訪了首批從烏克蘭撤離回國的留學生吳鈺樾。
吳鈺樾對記者說:“沖突發生之初,在敖德薩偶爾會有槍炮聲,雖然不算特別嚴重,但大家內心都緊張不安。我們一直躲在宿舍里,關注領事館的通知和安排。2月28日,我們收到了領事館到指定地點撤離的通知。”
“我抵達撤離地點的時候,已經有300多名留學生已經在那里等候了,總領館安排了撤離的大巴車,每一輛車有兩個總領館的工作人員陪同。由于我們是第一批撤離的人員,大家也不知道撤離路上會發生什么,因此我們一路上都把窗簾拉得嚴嚴實實。”吳鈺樾回憶從烏克蘭撤離時的情形,仍然心有余悸。
“抵達烏克蘭和摩爾多瓦邊境的時候,我們心里的石頭落了地,覺得自己終于安全了。在邊境線上,有中國駐摩爾多瓦大使館安排的大巴車,車窗貼著國旗,我們看到后就知道祖國來接我們回家了,特別的安心。”吳鈺樾說,當地工作人員還為大雪中倉促離開的同胞準備了食物和毛毯。
吳鈺樾說:“由于到了摩爾多瓦后相對安全,我們拉開了窗簾,窗外很黑,只看得到燈光和飄著的大雪,車內很安靜,大家都很累。”
從摩爾多瓦到羅馬尼亞還需要10多個小時。“我們抵達摩爾多瓦和羅馬尼亞邊境的時候,大使館跟邊境口岸的工作人員進行溝通,我們不用下車,工作人員在車上收走了大家的護照,幫我們辦理所有的入境手續,然后再把護照發回到我們手中。”吳鈺樾說。
在羅馬尼亞邊境,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也安排好了大巴車。“大家拿著護照下車后,通過只有幾十米的通道,立刻換乘上車。就這樣,我們在中國駐烏克蘭、摩爾多瓦和羅馬尼亞使領館一路接力下,撤離到了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吳鈺樾說。
3月2日下午,在羅馬尼亞酒店等候的吳鈺樾接到了當地大使館告知可以報名搭乘撤離航班回國的通知。她登記了相關信息后,3月3日晚抵達布加勒斯特奧托佩尼國際機場,并在3月4日凌晨登上了回國的航班。“在登機口聽到機長用中文廣播‘我們帶你們回家’時,大家都激動地鼓掌。”
“我們登機后,看到飛機上插滿了國旗,空乘人員穿著的防護服背后都寫著‘歡迎回家’,撤離的同胞都很感動。”吳鈺樾激動地說,“這一路,我一直沒有休息,不時點開飛機座椅上的屏幕航線圖,看我們的飛行路線。”
“落地后,大家揮舞著國旗,有的鼓掌,有的歡呼,因為大家知道一切安全了!”吳鈺樾說,“落地后,我給家人發了三個字‘我到了’,家人給我回復的是‘到了就好,平安了,到家了’。”
吳鈺樾對記者說,回到祖國的這些天,在隔離酒店睡得很踏實,已經好久沒有這么安穩地睡覺了。吳鈺樾反復說要感謝這一路使領館的接力撤離,“沒有使領館工作人員的盡心盡職,我們不可能順利踏上回國之路。”
“我還要祈禱世界和平。在戰爭面前,所有人都非常渺小,我們要珍惜當下和平的環境。”吳鈺樾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