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華盛頓3月15日電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15日在《華盛頓郵報》發表署名文章,就烏克蘭問題闡述中方立場。同時批駁中方事先知情、“默許”、“縱容”等虛假信息。
這篇題為《我們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的署名文章,首先對“中方事先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知情并要求俄方在北京冬奧會后再動手”、“俄方要求中方提供軍事援助”等謠言作出回應。
文章指出,所謂中方事先知情、“默許”、“縱容”等說法完全是虛假信息,意在推卸責任,抹黑中國。在烏克蘭有6000多名中國公民生活學習,中國是俄、烏最大貿易伙伴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氣進口國。俄烏發生沖突,于中方沒有半點好處。中方不可能在知情情況下不予勸阻。
文章表示,中國長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維護公平正義,始終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立場。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態度是客觀、公正的: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尊重和保障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照顧各國合理安全關切,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
文章強調,美方官員多次威脅對中國企業進行制裁,這毫無道理。戰爭和制裁都不可能帶來和平。美方一方面尋求中方支持配合,一方面對中方揮舞制裁大棒,這是行不通的。
文章特別指出,有人把臺灣問題和烏克蘭危機聯系起來,渲染臺海沖突風險。這是本質不同的兩件事,烏克蘭是主權國家,而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一些人不能在烏克蘭問題上強調主權原則,轉過頭就在臺灣問題上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臺灣的前途希望在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并最終實現祖國統一。中方將繼續堅持和平統一政策,同時保留遏制“臺獨”的一切選項。我們希望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不以任何方式支持“臺獨”分裂活動。從維護臺海長期和平穩定出發,中美要合力遏制“臺獨”。
文章稱,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疾呼國際社會聚焦勸和促談和防止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兩件事,并為此付出大量努力。中國紅十字會向烏克蘭紅十字會提供的首批人道主義援助物資已經從北京啟運。
文章最后說,歐洲的長治久安有賴于遵循安全不可分割原則,應通過對話形成平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但當務之急還是盡快實現停戰,保護平民不受傷害。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上負責任大國,中國將繼續發出聲音、提出倡議、采取行動、付出努力。中方愿與各方保持溝通、止戰促和,切實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