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福建強化就醫保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拒診患者
中新網福州3月15日電 (記者 龍敏鄭江洛)自3月11日發生本土疫情以來,福建省迅速組織流調溯源、核酸檢測、醫療救治、院感防控等工作小組,細化實化各項防控措施,全力做好疫情處置工作。
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張永裕1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嚴格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將陽性病例集中收治于定點醫院,實施“一人一策”中西醫結合的個體化治療方案,精準施策,提升臨床救治效果,減少轉重癥的比例。
福建還多渠道充實定點醫院力量,目前已設立定點醫院12家,后備定點醫院11家,并制定了定點醫院24小時、后備定點醫院48小時騰空備用方案,對參與救治人員進行多次的醫療救治和感控知識培訓與考核,做好防護物資儲備工作,為應對可能出現的醫療救治做好充分準備。
張永裕透露,在省級層面組建了醫療救治和院感防控工作專班,依托省屬醫療機構及廈門市三級綜合醫院成立了12支省級醫療救治隊,每支救治隊由137名醫務人員組成,包含呼吸、重癥、感染等醫務人員;在地市級層面,各設區市依托市屬三級醫療機構成立了市級醫療救治隊,在定點醫院力量不足時,可及時補充。目前12支省級醫療救治隊已進入應急狀態,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可以成建制接管定點救治醫院隔離病區,特別是重癥病區。
此輪本土疫情發生后,福建各地迅速激活核酸檢測工作專班,按規定完成區域核酸檢測任務。福建省衛健委及時從全省各地抽調選派具有實戰經驗的專業人員充實檢測力量,保障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有序開展。
在對發生疫情地區的封控區、管控區人員就醫保障上,張永裕說,依托社區居(村)委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居民健康狀況和醫療衛生服務需求進行調查梳理,摸清封控區、管控區急危重癥患者,高齡孕產婦、殘疾人、行動不便人員、精神病患者和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底數,建立重點人群臺賬,實施網格化管理。
目前,福建已對不同服務需求人群實行分級分類管理。發生疫情的地區要明確定點醫院的就醫流程、管控區域內外轉診流程。鼓勵在封控區、管控區內采取駐點醫療隊、上門服務等多種方式提供就醫保障服務。對急危重癥患者提供“點對點”接送服務,做好醫療服務保障工作。
張永裕表示,要求各級醫療機構,尤其是為封控區、管控區居民提供醫療服務的定點醫院要科學制定相關醫療服務應急預案,按要求設置急診搶救、手術和過渡病房,對來自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地區的患者施行分區分級診療,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拒診患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