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體育局、廣東省教育廳發布《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改進中考體育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方法,自2022年秋季入學新生開始,采用“素質評價+統一考試”模式,并逐步提高體育中考分值。中小學每天上午安排不少于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鼓勵中小學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當天沒有體育課的,下午安排不少于40分鐘的課外體育鍛煉。
《意見》從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加強學校青少年體育訓練、加強各級各類體育運動學校建設、規范發展社會體育組織、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體育發展、加強組織實施這7個方面,提出了體教融合的具體任務和要求。
《意見》提出,開展大中小學校學生體育“素質評價”,包括《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參加體育課、體育活動及競賽情況等內容。高中實施體育學業水平考試,采用“素質評價+終結性考試”測評模式,原則上,成績不合格者不能畢業。高等教育階段學校要將體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原則上,學生體質健康達標、修滿體育學分方可畢業。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將體育課程納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課程體系。
《意見》還提出,要創建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各級教育、體育部門統籌規劃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的項目布局,重點發展足球、籃球、排球、田徑、游泳以及國家和省優勢項目、民族傳統特色項目等,按照每個項目6∶3∶1的比例對小學、初中、高中體育傳統特色學校項目的創建數量進行布局,組成對口升學單位,開展相同項目體育訓練。到2025年,全省各級各類體育傳統特色學校達到2000所,每個地市創建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的項目不少于8個,每個縣(市、區)不少于3個。(記者 劉良龍 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