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代代相傳,籽籽同心!讓世界聽到來自大山的民族聲音

2023-09-30 10:08: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9月29日電(李柏濤 李新媛 陳銀沙 蔡鎮涵)走進2024年服貿會“湖南館”,傳來一陣陣“哐當”“叮嚀”聲,宛如“交響樂”般清脆響亮。原來,這是苗族傳統配飾互相“撞擊”的聲音……

在不久前舉辦的2024年服貿會上,民族傳統文化披上時代的新裝,構成一抹絢麗的亮色。

應邀參展的王女士對中新網說,服貿會是國家向世界展示風采的大窗口,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是構成世界文明的一部分。

參展商代表易江玲(右)與參展者王女士(左)合影。蔡鎮涵 攝

來自湖南邵陽的參展商代表易江玲,取得南京大學博士學位后,毅然決定回到家鄉,投入到推廣城步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中。

“苗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定要走出大山,讓更多人看到,這才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最佳方式。”

城步苗族的傳統非遺服飾、配飾穿戴繁雜。如何跳出民族傳統文化原有的審美思維,沖破傳統手工工藝生產效率低的阻礙,讓傳統非遺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是易江玲一直以來思考的方向。

為與大眾審美接軌,讓苗族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現代人、年輕人鐘愛的流行飾品,易江玲常年扎在“深山老林”里,與當地非遺匠人用心交流,尋找非遺元素與科技創新的融合之道。

易江玲為王女士佩戴苗族飾品。蔡鎮涵 攝

聽!一段悠揚的琴聲和婉轉的歌聲徐徐飄來。

原來,這段天籟之音來自“貴州館”。

來自貴州省從江縣民族藝術團侗族大歌隊的潘懷英和賈建林,正在表演國家級非遺——侗族大歌。

“侗族孩子出生后,都會跟著父母學唱,我們從小就會哼唱這些曲調。”練就侗族大歌“童子功”的潘懷英,來到服貿會,用歌喉向全世界傳遞來自家鄉的民族之聲。

貴州省從江縣民族藝術團侗族大歌隊隊員潘懷英(左)和賈建林(右)接受采訪時即興彈唱。蔡鎮涵 攝

而在一旁伴奏的賈建林,手中拿的是民族傳統樂器——琵琶。

兩位侗族大歌隊成員告訴中新網,他們合作表演的“巨洞琵琶歌”是侗族人口耳相傳的民族傳統音樂,也是他們直抒胸臆的情感載體,記載著一代又一代侗族人的悠悠歲月。

苗族銀飾碰撞擊節,發出悅耳的叮當聲,如潺潺流水;侗族樂器在指尖輕撥,或婉轉悠揚,或高亢激蕩……越來越多的民族聲音被世界聽見。

在易江玲的展位前,前來欣賞苗族服飾的人們絡繹不絕。他們想象著縫制衣服時的場景——銀針飛舞,將各色的彩線緊緊地交織在一起,共同組成驚艷世人的服飾圖樣。

“民族文化代代相傳,民族團結籽籽同心。我十分熱愛祖國大地上百花齊放的各民族傳統文化,也因成為一名民族傳統文化傳播者感到自豪。”

“這些都得益于新中國成立七十五年來的民族政策,讓各個民族緊密團結在一起,為民族文化的蓬勃發展注入新活力。”易江玲說。(完)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