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三十六計》:“地攤文學”竟成了“國學經典”

2022-09-01 09:15:2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三十六計》:“地攤文學”竟成了“國學經典”(子曰詩云)


(資料圖)

熊 建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一部版本來源不明、東拼西湊、歷代目錄無視的書,被誤解為“國學經典”。

這部書就是《三十六計》,在一些場合被稱為是與《孫子兵法》相媲美的兵學名著。對此,有必要加以澄清,防止魚目混珠,也給愛好古書的朋友提個醒,讀古書需要加以甄別。

《三十六計》成書很晚,但“三十六計”的說法出現得很早,最早見于《南齊書·王敬則傳》,講的是南朝齊的大將王敬則叛亂,對某人說:“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看古書麻煩的一點在于,典故中套著典故。檀公是誰?是南朝宋的名將檀道濟,他率軍與魏軍作戰,因糧草不濟而退兵,通過晚上唱籌量沙,使魏軍以為宋軍并不乏糧,不再追趕,從而全軍而退,可謂“走”得漂亮,于是成為俗語“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的來源。在這里,不是說檀道濟有36條計策,而是說檀道濟計謀很多。

形容計謀多,為啥說“三十六”呢?三十五、三十七不行嗎?這是一種文化現象,在此不作探討。我們看到,在中國文化的神秘數字中,“三十六”很早就作為一個模式數出現在典籍之中了。

以詩歌為例,李白《春日行》:“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飄翩下云軿。”王庭圭《題宣和御畫》:“玉鎖宮扉三十六,誰識連昌滿宮行。”

在道教那里,天界分為“九霄三十六天”,九霄有“三十六真人”,道士修煉之地為“三十六洞天”。

在這些用法中,“三十六”都是虛指,“三百六”“三千六”則是其夸張變體,都是取眾多、極大的意思。可總有人想把這些數字坐實。比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還真就有人希望列舉出每一行的名目,這就太迂闊了。就好像《西游記》說孫悟空有七十二般變化,絕不可能是實指,不然光蘋果香蕉這類水果的變化,就把七十二變的配額占滿了。

同理,看到古書中有“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的說法,后人挖空心思,東拉西扯硬是給三十六計配齊了。為什么說東拉西扯呢?翻看《三十六計》,每計的名稱,幾乎都是常用成語,在元明清時期的話本、鼓詞等通俗說唱作品中是“常客”,在老百姓那里都是“熟面孔”。比如元曲,借尸還魂在《碧桃花》、暗度陳倉在《氣英布》、金蟬脫殼在《朱砂擔》中出現過;比如小說,調虎離山在《西游記》、借刀殺人在《紅樓夢》、瞞天過海在《說唐》中出現過。有學者根據這些成語涉及的典故,推斷《三十六計》的成書年代,不會早于明末。

這個推斷還是有些保守了,該書的出現實在是“不走尋常路”。歷代官私書目,比如《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都沒有著錄過《三十六計》。這就足以說明此書來歷之可疑。那這書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嗎?不是也近似。

1961年9月16日,《光明日報》登了一篇署名“叔和”的文章《關于“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其中寫道:“十幾年前,我在成都一個冷攤上無意中發現一本土紙印的小冊子……這本小冊子是根據一個手抄本翻印的,封面書《三十六計》,旁注小字‘秘本兵法’……可惜沒有作者,沒有出處。”

冷攤就是不引人注意的小攤、地攤。叔和發現的這個本子,就是今天流行于市面的《三十六計》的底本,是《三十六計》一書在世界上第一次以印刷品形式露面。

而這個底本是1941年由成都興華印刷所翻印的。翻印本上有簡短的說明,說據以翻印的原書是個抄本,是1941年在陜西邠縣一書攤上發現的。

面世不到百年,實在沒法說《三十六計》姓古;從地攤到地攤,實在難言《三十六計》是正經出版物。有人可能說了,英雄不問出處,內容好就行。可它內容好嗎?

看看這些計名,借刀殺人、趁火打劫、笑里藏刀、順手牽羊、混水摸魚、偷梁換柱、上屋抽梯、指桑罵槐、美人計……有好詞嗎?哪里有軍事謀略的影子?市井氣十足,談不上闡明戰爭的性質,充其量算是些陰謀詭計。《孫子兵法》講兵以詐立,是對戰爭本質的認識,是從戰略高度指導軍事行動,與《三十六計》這類偷雞摸狗的伎倆,有著霄壤之別。

而且,許多計謀其實是同義重復。“聲東擊西”與“暗度陳倉”,“趁火打劫”和“混水摸魚”,“釜底抽薪”與“上屋抽梯”,“假道伐虢”與“順手牽羊”等,具體含義微有不同,但主旨相近。《孫子兵法》《紀效新書》等經典兵書,絕不會這樣安排內容。

更不用說《三十六計》所引戰例,許多屬于“小說家言”。比如“反間計”,按語說“如周瑜利用曹操間諜,以間其將”,顯然是指周瑜利用蔣干,誤導曹操殺死蔡瑁、張允一事。問題是,該故事是《三國演義》杜撰的。歷史上的蔡瑁與曹操舊有交情,降曹后封漢陽亭侯;張允降曹后結局未知。可見,曹操未中過周瑜的什么反間計,蔡瑁、張允也不曾因此計被殺。

再比如“連環計”,按語里說“龐統使曹操戰艦勾連,而后縱火焚之,使不得脫”。該故事同樣出自《三國演義》,《三國志》中并無相關記載。軍事家撰寫兵書,會去史書里找材料,不會去翻小說。

這樣的《三十六計》,不看也罷。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