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夜間文旅消費品牌,聚人氣旺商圈
粵夜粵美,為什么是禪城?
(相關資料圖)
盧浩能 張艷青
廣佛最大的充氣熊貓、200多個美食攤位……張槎智慧新城“9YES”創意觀光夜市將于8月25日晚上開業,再度把夜經濟話題推熱。
夜經濟,無疑是這個夏天禪城最熱的話題。8月里,2023“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示范性交流展示首站設于禪城,廣東省2023年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主會場活動在佛山市禪城區啟動。兩項重磅文商旅活動接連點亮了“佛山之心”的夜空。
“粵夜粵美”,為什么是禪城?解讀“佛山之心”夜經濟,還須從一個“聚”字出發。
業態聚,人氣聚
佛山創意產業園,蘊藏著禪城夜經濟興旺的密碼。
晚上8時,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在這里的餐廳大快朵頤;晚上10時,這里夜市正旺,100多個商家為顧客奉上天南地北的特色宵夜;午夜12時,園內17家酒吧內觥籌交錯,年輕人的夜生活才剛開始。哪怕是到了第二天凌晨4時,創意產業園里仍有近200家商家開門營業,接納城市里形形色色的“不歸人”。
根據2023年上半年廣東省夜間文旅消費高質量發展報告,省內11個國家級和7個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基于市場需求,融合特色文化符號、生活氛圍,培育夜購、夜宴、夜宿、夜讀、夜娛、夜展、夜游和夜市等多種夜間文旅產業業態。
作為禪城唯一的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佛山創意產業園實現了上述全業態的覆蓋。佛山創意產業園總經理劉青表示,園區正在打造文、商、旅、學融合,以文化消費、精神消費為主的“第五代商業中心”。
全業態覆蓋,加上新的商業理念,意味著消費者不同需求都能在同一區域內獲得滿足,人氣因此而聚了。
“晚上10時到次日凌晨2時,整個園區還是人山人海。”劉青介紹,園區日均客流量達到6萬人次,節假日更是突破10萬人次。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于佛山以外的游客群體。
讓多元的業態聚合,進而產生“化學作用”,禪城正在全城鋪開。
在祖廟街道,佛山古鎮推出了民俗夜游體驗活動。古鎮通過情景搭建再現龍獅鬧元宵、文昌誕、粵劇華光誕、佛山祖廟廟會、塔坡廟會、佛山秋色賽會、佛山古鎮燈會、游朱紫、行花街、行通濟等十大民俗活動,為市民營造沉浸式體驗之旅,盡展古鎮文商旅融合魅力。而古鎮首部沉浸式現代舞劇《劍合釵圓》更將夜游體驗進一步拉高。
在石灣鎮街道,美陶灣同樣“粵夜粵美”。“二月二·游朱紫”開啟了今年美陶灣舉辦文創市集的序幕;6月份舉辦的人才夜市吸引了數十家企業支起的“求賢攤”,求職者“左手奶茶,右手簡歷”,一邊逛夜市,一邊找工作。
而本月舉辦的“南風集”,吸引了青年藝術家,吸引了網紅前來直播,吸引了四海游客,多元化的文化產品,讓市民游客全方位體驗傳統與潮流的碰撞。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李斌說,夜色下的廣東,不僅有清風和明月,更有繁華夜市、風味夜食、品質夜購、活力夜娛、精彩夜游、時尚夜秀。
這同樣可以拿來形容佛山和禪城。眾多業態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組合,正在禪城夜幕之下多點開花。這讓禪城的夜煙火旺,人氣聚。
活力聚,價值聚
歡愉嫌夜短。夜幕之下,一天24小時對于“佛山之心”而言還遠遠不夠,禪城因此而提出“Hi足25小時”。
毫無疑問,有精力有意愿“Hi”足一夜、見過“凌晨四點的城市”的人,自然是年輕人。就像劉青所介紹的,佛山創意產業園的客群90%以上是18歲至30歲之間的年輕人。
第五代商業中心聚焦的“精神消費”和“文化消費”,就是瞄準了年輕人的核心需求。有媒體報道稱,今年的《618年輕人消費洞察報告》反映,年輕人樂意為“松弛感”買單。
越多元的業態,讓文化成為消費的內核,直擊年輕人的消費心性,才能留住這些年輕人。
如今,禪城一定程度上通過夜經濟聚集了人氣,自然也匯聚了活力。這股活力不僅帶來經濟價值,更帶來寶貴的人才價值。
由年輕人撐起的夜經濟,首先體現在經濟價值的轉化上。
數據顯示,上半年禪城全區限額以上住宿業營業額同比增長35%,在全市五區排名第一,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8.47億元,同比增長3.2%,比一季度提速2.1個百分點。1至5月,禪城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70.33億元,同比增長2.8%。其中,住宿餐飲業持續火爆,上半年全區住宿業營業額同比增長28.9%,比一季度提高8.1個百分點,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增長18.7%。
住宿餐飲的持續火爆,離不開夜經濟的貢獻。
其次,年輕人不僅撐起了禪城的夜,更帶來了重要的人才價值。美陶灣的人才夜市就看準了這一層價值,讓年輕人在“松弛”中找工作。
另外,文化與精神消費的對應面,是文化與精神的供給。而只有年輕人才懂年輕人。事實上,無論是美陶灣還是南風集里的青年藝術家、陶藝家,還是創意產業園里的駐唱歌手、夜市攤主,他們都是年輕人。
正如禪城的微藝術空間主理人也是年輕人。祖廟街道深藏美術館在開業一年多時間里,與廣美、央美的青年藝術家共同策劃、落地了6個高質量展覽。通過其主理人冼子鑫的鏈接,全國的青年藝術家來到禪城辦展。
因此,夜經濟乃至整個城市的經濟運營,在需求側與供給側兩端,年輕人都占據了顯眼的位置。
價值聚,中心顯
通過夜經濟,聚業態,聚人氣,聚活力,實際上是當前城市競爭中搶占生態位的行動。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陸銘在其著作《向心城市》中指出,“消費型城市”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購物天堂,而是城市各種服務業的綜合品質。一個城市如果成為消費型城市,可以增強城市的競爭力。如果一個城市能夠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它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就越大。未來的城市更重要的是“以生活留人”。
從這一角度上看,禪城大力發展夜經濟,著眼點不止于經濟,更是要提升整個城市的“生態位”。唯有躋身更高層次的生態位,城市才能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才能增加自身“被需要”的砝碼,從而鞏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提升城市品質與格調,也出于同樣的目的。今年7月,禪城區召開城市品質提升暨城市格調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大會。大會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通過夯基礎、補短板,提品質、升格調,高效推動禪城的城市功能、品質與城市形象邁上新臺階,建設一座景美、物美、城美、人美、心美,美美與共的格調城市。
“既要當好‘品質示范者’,也要當好‘格調引領者’。”禪城區委書記嚴冰認為,禪城要以品質打底、用格調揮毫,描繪城市中心唯美畫卷。
中心城區是天賦,是國土空間規劃賦予的,是與生俱來的。而城市中心是地位,是集聚力、影響力和輻射力。打造“佛山之心”、全力奔赴“六最”現代化禪城,是它關于生態位的自我期許。
兩項重磅文商旅活動在禪城首發,是對打造“佛山之心”的重要激勵。然而,禪城“向心”未有竟時,自當要繼續乘勢而上,爭先進位。
相關
“禪城倡議”發出
共推夜經濟發展
位于禪城區的佛山創意產業園,就是全省乃至全國夜經濟集聚區的標桿。
根據2023年上半年廣東省夜間文旅消費高質量發展報告,省內11個國家級和7個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基于市場需求,融合特色文化符號、生活氛圍,培育夜購、夜宴、夜宿、夜讀、夜娛、夜展、夜游和夜市等多種夜間文旅產業業態。
其中,佛山創意產業園實現了全業態覆蓋,反映了禪城作為佛山中心城區其夜經濟的活力。這股活力也是禪城成為廣東省2023年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主會場的底氣所在。
廣東省2023年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主會場活動上,省內18個國家級和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代表發出“禪城倡議”——誠信經營、童叟無欺,全心服務、賓至如歸,不斷創新、呈現創意,做好品質、驚喜不斷,營造環境、展示精彩,打造格調、粵夜粵美。
為了進一步釋放夜經濟的價值與活力,禪城還專門出臺《佛山市禪城區促進夜間經濟六條措施》,提出支持商業外擺、延長營業時間、發展夜秀夜游、持續美化亮化、提升城市格調、點亮東平水軸六條措施優化政策供給。
禪城提出,推出“時尚消費、惠購石灣”“千年古鎮·粵夜粵美”等一系列夜經濟主題促消費活動和折扣優惠福利,讓夜晚亮起來,人氣聚起來,商圈火起來,財氣旺起來,生活美起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