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埃及旅游業復蘇勢頭強勁
本報記者 沈小曉
埃及首都開羅的哈里里市場有600多年歷史,這里熱情的商販、精美的手工藝品、豐富的香料品種,讓各國游客流連忘返(見上圖,本報記者沈小曉攝)。“過去3年情況不好,但今年游客數量大幅增加,店里的生意明顯好轉。”工藝品店老板阿卜杜拉表示,“今年的游客數量超出我們的預期。我們對旅游業復蘇前景充滿期待。”
根據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公布的最新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一季度埃及旅游業收入增加了43%;今年上半年訪問埃及的國際游客超過70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4月埃及接待國際游客達135萬人次,為歷史最高月度水平;預計今年國際游客數量將增加28%,達到1500萬人次。業內人士預計,2023年埃及旅游業有望迎來強勁復蘇勢頭。
埃及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旅游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去年埃及旅游業收入達到107億美元,有1200多家旅游酒店遍布全國熱門景點。埃及旅游部門力爭游客數量每年能夠繼續增加25%至30%,到2028年國際游客達到3000萬人次。
為促進旅游業增長,埃及政府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行業提振措施,不斷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此前已宣布將撥款100億埃及鎊(1美元約合31埃及鎊)扶持旅游業發展。政府積極推行數字化舉措,現有78個國家和地區的公民可以獲得埃及電子簽證,并計劃發放為期5年的多次入境簽證,吸引游客多次到訪埃及。此外,埃及政府還積極促進交通基礎設施發展,包括各地機場的擴建和升級、全國道路網絡的現代化改造等,旨在適應不斷增加的旅游人數、改善熱門旅游目的地之間的連通性。
埃及政府計劃投入數十億美元保護和推廣歷史文化遺產,旨在用更合理的方式進一步開發旅游資源。今年4月,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決定,在有效控制游客流量的前提下,將解放廣場、吉薩金字塔和埃及博物館的官方開放時間延長2個小時。同時,根據此前發布的《酒店和旅游機構法》及其執行條例,埃及努力改善旅游業投資環境,政府將為旅游業特別是酒店行業投資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目前,旅游相關部門正在著手增加酒店容量并建設類型更加多樣化的酒店。
一些分析人士建議,埃及應該專注于使其旅游產品多樣化,不只限于傳統的歷史遺跡和海灘度假。對文化旅游、生態旅游和探險旅游的投資可以吸引更廣泛的游客,減輕外部沖擊的影響。據埃及旅游和文物部部長伊薩介紹,未來埃及旅游業將豐富旅游娛樂活動、改善住宿環境、完善景點配套設施,力求把游客的體驗感放在首位,使旅游業更加人性化。
中國與埃及互為重要的游客來源國,兩國旅游合作持續加強。今年3月,中國—埃及旅游推介會成功舉辦,雙方代表就推動旅游產品及路線創新達成共識。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副部長沙拉比表示,埃中兩國旅游業合作成果豐碩,希望兩國旅游業界加強對接,進一步打造旅游合作新亮點。
(本報開羅8月16日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