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晚上,在水立方的舞臺上,來自泰國的李法拉激動地舉起了獎杯,此時距她第一次參加水立方杯,已有9年。
【資料圖】
“當時我17歲,從老家坐了19個小時火車到曼谷,特別緊張,雖然沒有得獎,但我堅持了下來。”回想首次參賽經歷,李法拉講話時忍不住地哽咽,臉上則是蓋不住的喜悅。
連續9年參賽,從青少年組唱到成人組,李法拉與水立方杯相伴成長,終于在獲獎之后來到了中國,與來自全球各地的歌者相聚,共同分享唱中文歌的故事。
“再歡聚,更美好”,這是2023“文化中國·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賽的主題。在8日的頒獎晚會上,再相聚的美好在舞臺上得以盡情展現。
《在他鄉》是這次比賽的單項獎歌曲。當晚,這首歌被重新演繹。“媽,你是不是給我寄快遞了,以后別寄了,這什么都有”“這是你從小最愛吃的魚餅,媽媽做的,你們那邊可吃不著”,開場表演從一通充滿掛念的越洋電話開始,隨后引出大屏幕上全球參賽選手的“美食經”。
回到中國,與美食相聚,舌尖上的美味承載家的溫暖。來自阿聯酋賽區的曦月最想念家鄉的煎餅果子,多倫多賽區的包美琳最想念家鄉的鮮肉小籠包,米蘭賽區的胡夢茜最想念爺爺奶奶做的紅燒肉,還有涼皮、肉夾饃、餃子、鍋貼、肉粽……在期望和家鄉美食邂逅的暢想中,一首《在他鄉》旋律響起,精準切中“我多想回到家鄉”的思鄉之情,也引得臺下觀眾動情跟唱。
此次比賽的銀獎歌曲《一生有你》依然來自水木年華。“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來了又還,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邊”,經過改編的歌曲從舒緩走向明快,水立方的舞臺也變成了一個大派對。
伴隨著旋律,幾十位獲獎選手拿起手機,打開閃光燈,左右搖擺,觀眾也紛紛舉起手機回應,臺上臺下,點點星河,相互照亮。
音樂為媒,與同胞相聚,共唱中文歌感受到友誼相連。此次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的百余名海外賽區青少組晉級選手和來自港澳賽區的選手,還參加了音樂夏令營。多位獲獎選手在頒獎晚會上表示,這次來北京,最大的收獲就是交到很多新朋友,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除了人的相聚,還有文化的相聚。“叫一聲佛祖,回頭無岸,跪一人為師,生死無關”,在晚會上,眾多獲獎選手共唱一首《悟空》,其中包括來自美國舊金山賽區的塞米·薩達特和休斯敦賽區的莎拉。
從去年開始,“水立方杯”為喜愛中文的外籍友人提供展示機會,不僅新設北京賽區,為在京高校的外籍留學生設立參賽通道,還在海外賽區面向外籍友人設立平行賽事,并設專門獎項。
唱中文歌,感受中華文化,來自不同地域、擁有不同膚色、生活在不同文化的選手同臺競技,“水立方杯”的舞臺越來越大,以“僑”為橋,助力中外民心相通,“水立方杯”的聲音也將越傳越遠。(完)
(《中國新聞》報記者 李騰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