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農帶農傳承百年蠔味道
【資料圖】
南方日報記者 赫鵬翀
百里洋邊海白鷺齊飛,萬畝紅樹林邊搖蕩著豐收的小船……這是陽西縣程村鎮的真實寫照。程村鎮素有“中國蠔鄉”的美譽,這里不僅有獨具魅力的海邊生態之美,數百年來還孕育著肥美鮮甜的程村蠔。
人們常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地處南海之濱的陽西擁有十分豐富的海產資源,馳名中外的程村蠔更是中國唯一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牡蠣活體水產品,程村鎮養殖生蠔已經有200多年的悠久歷史。
作為陽西蠔業的頭部企業之一,程村金質原生態蠔業有限公司(下稱“金質蠔業”)坐落于程村蠔的核心產地——紅光村。四代人的薪火相傳,讓金質蠔業傳承著百年“蠔”味道,不斷擦亮“中國蠔鄉”的金字招牌。
“蠔四代”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程村蠔養殖區域是國家級近江牡蠣吊養標準示范區,這里海水咸淡適中,每一只程村蠔都經過三年以上的吊養,個大肥美、滋味鮮甜、爽脆無渣,因此素有“海中牛奶”的美稱,也是當之無愧的“蠔中之王”。
金質蠔業成立于2015年,經營范圍包括程村蠔的養殖加工、零售批發,以及蠔豉蠔油的生產加工等。作為金質蠔業總經理,謝廣仁是一名90后,他從小就與程村蠔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們紅光村養殖生蠔已經有200多年了,家里養蠔傳到我這一輩,已經是第四代了。”謝廣仁介紹說。大學畢業后,謝廣仁放棄留在珠三角大城市就業的機會,選擇回鄉創業做一名“新農人”。
謝廣仁介紹說,當時程村鎮的生蠔深加工產業較為粗放,基本上都是家庭作坊式生產蠔油、蠔豉,因此產量低、品質差,經濟效益也不甚理想。作為陽西縣級非遺項目“程村金質蠔油”釀制技藝的第四代傳承人,謝廣仁下決心改變家鄉產業面貌,隨即在家人的支持下,成立了金質蠔業,開始向機械化生產方向不斷邁進。
經過八年來的發展壯大,金質蠔業如今已擁有3萬斤的程村蠔日均生產加工能力,從清洗、冷凍儲藏、蒸煮到提煉、過濾等工序,已全部實現機械化、智能化。
雖然該企業年產值達3800萬元,但金質蠔業并未松口氣、歇歇腳,而是在夯實傳統蠔產品的基礎上堅持科技賦能,積極研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
近年來,金質蠔業研發推出了刺身蠔等新產品,通過上馬液氮冷凍生產線,使程村蠔能夠冷藏保鮮一年左右,從而將“陽西味道”推向了更加廣闊的北方市場。
秉承著非遺美食的深厚底蘊,金質蠔業努力將程村蠔送上全國人民的餐桌,目前已研發出金砂裹蠔、鹽焗鮮蠔、蔥姜炆蠔、鮮蠔煲雞等一系列程村特色蠔菜,未來將進一步擴展餐飲經營業態,促進農旅融合發展。
對口幫扶促企業發展
2022年,程村鎮養蠔海域面積達4.2萬畝,產出鮮蠔約5.5萬噸,總產值約6.35億元,帶動當地上萬人就業,成為陽西響當當的致富“蠔”產業。在陽西縣大力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金質蠔業也緊緊抓住程村蠔產業發展的機遇,加快做大做強產業規模,苦練內功深挖潛力。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2021年以來,珠海市駐程村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下稱“工作隊”)看到了金質蠔業的產業發展勢頭和潛力,隨即對企業開展了幫扶和指導。
“紅光村的生蠔想要做成蠔豉、蠔油等產品,此前存在缺乏凈化清洗設備等瓶頸問題。”工作隊派駐紅光村第一書記張炎鋒介紹說,為了提升生蠔的“含金量”,工作隊積極幫扶金質蠔業,先后投入幫扶資金200萬元,幫助企業擴建廠區、引進設備,升級生蠔養殖及深加工能力,并幫助企業上馬液氮冷凍生產線,有效破解了程村蠔保鮮技術的“卡脖子”難題。
有了工作隊注入“活水”,金質蠔業很快提升了生產條件,安裝了自動清洗、分揀等相關設備,在提升程村蠔加工能力的同時,也擴大了當地養殖戶的生蠔收購量,進一步盤活了紅光村的蠔產業鏈。
為了進一步幫助金質蠔業等程村鎮企業擴展銷路,工作隊還發動珠海幫扶單位及兩地部分機關、企事業單位前來采購,品嘗“陽西味道”、體驗“牧海耕田”,讓程村蠔走向商場超市、單位食堂。
“作為一家陽西土生土長的農業企業,我們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不僅幫助企業解決許多急難愁盼問題,還帶領我們走出去擴展銷售渠道。”謝廣仁介紹說,金質蠔業今年參加了縣里組織的兩場大型推介會,其中廣東陽西名特優農副產品(北京新發地)推介會讓程村蠔成為新晉“網紅”,也讓見多識廣的北京采購商眼前一亮。
“這次在北京結識了許多新客戶,希望通過新發地市場這個平臺,把我們的程村蠔產品推向北京的超市和飯店。”謝廣仁說。
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走進金質蠔業的廠區可以看到,一派忙碌的生產場景,從開蠔、清洗、加工、速凍,許多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智能化。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工作隊的大力支持下,金質蠔業的規模不斷擴大,通過聯農帶農促進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我們企業積極發揮聯農帶農作用,優先聘請本地村民工作,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增收。我們不僅吸納了130多人就業,還大量收購養殖戶的生蠔,為紅光村打造一條生蠔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進一步擴寬程村蠔的銷售渠道。”謝廣仁介紹說。
據了解,金質蠔業不僅為全職員工提供6000元左右的月薪,到了生產旺季還聘請臨時工從事敲蠔、開蠔等作業,為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臨時工一天大概可以收入130元,做凈化加工處理的大概一天有200元,在我們當地收入還是比較高的。”謝廣仁介紹說。
在不斷擴大養殖規模、深加工能力和銷售渠道的同時,金質蠔業下一步將加快建設新廠區和企業展覽館,打造集程村蠔生產加工、鄉村旅游、研學、餐飲等為一體的全新業態,進一步提升“企業+農戶”的聯農帶農綜合能力,助力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在實現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金質蠔業近年來也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今年以來,我們企業贊助了程村鎮鄉村籃球比賽。六一兒童節期間,我們還到程村鎮中心小學、鎮中心幼兒園開展慰問活動。在廣東扶貧濟困日期間,我們企業也踴躍捐款……”謝廣仁說。
回顧金質蠔業的創業歷程,謝廣仁表示,金質蠔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和工作隊的大力幫扶,也離不開程村鎮和紅光村群眾的支持和幫助,所以企業也有責任、義務反哺家鄉,為鄉村振興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