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港青年沉浸式感受紹興城市變遷 項菁 攝
(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紹興7月4日電(記者 項菁)“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樣。”“95后”香港青年楊艾詩第一次來到浙江紹興,就被這里的人文底蘊和現代氣質所吸引,她受訪時說,“對紹興的印象原本只有黃酒,現在發現紹興歷史悠久、科技發達,城市也高樓林立,可以說古韻和現代化兼具。”
7月4日,“同心迎亞運·攜手向未來”港澳青年浙江行活動(紹興站)正式啟動。為期4天時間里,由89名香港青年和11名紹興(古稱“越”)青年組成的百名“越港青年團”將參訪紹興多地,共探古城變遷,共敘青年友誼。
紹興地處杭州灣南岸,擁有2500余年建城史,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被稱為“東亞文化之都”。“越港青年團”走訪紹興的首站便是紹興城市展示館,可一覽紹興的古與今。
依托裸眼3D技術,沉浸式欣賞蘭亭、烏篷船等紹興元素;步入虛擬演示環境,零距離感受范蠡筑城、投醪出征等紹興歷史典故;身居1000平方米的“浸入式”模型空間,近距離觀看紹興主城區的國土空間規劃格局……體驗完互動裝置后,楊艾詩向記者感慨道,“展館蘊藏了很多黑科技,體驗感很強。透過這扇窗口,讓我覺得這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城市。”
紹興城市展示館一影 項菁 攝
“我特別喜歡內地的歷史文化、歷史建筑。”“90后”香港青年葉梓豪受訪時說,雖然第一次到紹興,但他對內地并不陌生,“我是在上海讀小學的,對紹興的印象是魯迅故鄉,但這次過來發現紹興還有很多歷史故事,而且這座城市很講究古城和新城的平衡感,我對未來幾天的參觀非常期待。”
放眼千年古城周邊,串珠成鏈的城市交通網,不斷精修的城市顏值,正讓紹興古城煥發出古今交融的新活力。尤其是近20年來,“八八戰略”和“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在紹興各地深入實施,鄉村面貌亦煥然一新。
“紹興鄉村變化很大,比如我曾在‘蘭花之鄉’棠棣村參加過社會實踐,那里有悠久的蘭花文化和發達的蘭花產業,也是我們這次要打卡的地方。”在紹興讀大學的“00后”內地青年汪博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作為此次“越港青年團”的一員,他還擔任了志愿者一職。
“通過做志愿者,我結識了好幾位香港小伙伴,相互加了微信。”汪博受訪時說,“我和他們分享了紹興風土人情、地域特色,他們也跟我講了很多香港好玩的地方。經過這幾天的參觀和游玩,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喜歡上紹興。”
接下來,上述越港青年還將參觀“全球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中國輕紡城等地,了解20年間紹興發展之變;走訪大禹紀念館、越王臺、魯迅故里、蘭亭書法學院等地,感知紹興歷史文脈;走訪柯橋羊山攀巖中心、紹興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等杭州亞運會比賽場館,感受紹興亞運氛圍。
紹興市委常委葉衛紅在紹興站歡迎儀式上表示,希望青年們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以報國之志融入國家發展,同時希望大家能將這次活動的所見所聞帶回去,向親人朋友講好紹興故事,讓越港友情薪火相傳、永續發展。(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