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曼谷6月21日電(李映民 王賢思)端午節臨近,泰國人把端午節叫做“拜芭掌節”,泰國的華人華僑們也會用自己的方式慶祝端午節的到來,節日的主角依然是大家熟悉的“粽子”。
作為傳統中華美食的代表之一,潮汕粽子在泰國也展現出了其獨特的魅力。
在端午節到來之際,記者探訪了泰國曼谷唐人街一家開了40年的潮汕粽子店,傾聽一位75歲的華裔老人背后的故事。
蔡靜華售賣的各種粽子。中新社發 王賢思 攝老人的中文名字叫蔡靜華,是這家粽子店的主人。她的父母從潮汕漂洋過海來到泰國,并在泰國扎根,而蔡靜華則出生和生長在唐人街。盡管她在泰國出生和長大,卻能說一口流利的潮汕方言。她家的粽子店到現在已經開了40多年。店不大,生意卻紅火。她告訴記者,她做粽子的技藝是從父母那里學來的。“小的時候,看父母做粽子,我在一旁打下手,漸漸地就掌握了制作的技藝。”她說。
40年過去了,她的粽子店仍然在繁忙地經營著,粽子不僅是在端午節賣,而是一年到頭都在賣。她的粽子不僅華人華僑喜歡,也深受泰國本地人的喜愛,有的顧客還從很遠的外府驅車專門前來買粽子。端午節臨近的時候粽子的銷量就會翻倍,她忙不過來的時候,就會請一些幫手來幫忙。
蔡靜華的粽子店里有各種口味的粽子,最吸引顧客的是潮汕雙拼粽。雙拼粽被潮汕人稱為雙烹粽、鴛鴦粽,一個粽子里能吃到兩種口味,三分之一的甜餡再加上三分之二的咸餡,共同造就了雙拼粽的美味,這滿足了不同人的喜好,還避免了“咸甜之爭”,這也是她店里的招牌。
蔡靜華向記者介紹粽子的制作技藝。中新社發 王賢思 攝她介紹道,端午節在泰國叫做“芭掌節”。泰語發音的“芭掌”就是潮汕話“肉粽”的譯音,也是當時的華僑帶過來的叫法。在“芭掌節”這一天,人們會準備一大桌美食來祭拜祖先,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粽子——“芭掌”和“吉掌”。甜粽在泰國叫“吉掌”,肉粽叫做“芭掌”。
蔡靜華介紹道,她的粽子餡料主要有咸蛋黃、臘腸、蝦米、香菇、蓮子、白果、板栗、花生等,很有潮汕特色,不僅吸引了在泰國的華人華僑,也受到泰國本地人的喜愛。
泰國華人社會中潮汕人占主體,潮汕人跨越萬水千山,歷經世事滄桑,但鄉音未改,鄉味難忘,對蔡靜華的粽子情有獨鐘,也因為這個原因,蔡靜華的粽子店歷久不衰。(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