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泉州6月20日電 (吳冠標)端午節將至,華僑大學20日舉辦“仲夏賦雅趣 ‘粽’享鄰里情”主題活動,三百多位境內外學子齊聚一堂,在一項項民俗活動中,感受端午氣氛,體驗中華傳統文化。
包粽子是端午必不可少的一項節目。一折葉、二盛料、三壓實、四包嚴、五扎繩,不少境外生每一步都將粽葉捏得緊緊的,生怕糯米從粽葉中漏出來。
“以前看家人包總覺得很簡單,自己上手才覺得不容易。”來自阿聯酋的華僑大學大二學生張邁一步步模仿社區阿姨的教學動作,小心翼翼,卻還是漏出了一點糯米。“幸好阿姨幫我補救回來了。這是我自己包的第一個粽子,待會我要帶回宿舍和舍友分享!”
在主題活動中,一個個民俗活動攤點吸引了許多同學參與。 張為健 攝在社區阿姨和同學們的幫助下,境內外學子們的手法愈發熟練,綠葉、糯米、蝦米、彩繩……在指尖來回翻折,不一會兒,一個個形狀各異的粽子便在同學們的巧手中成型。
經過近兩小時的烹飪,同學們終于得以品嘗親手制作的粽子,臉上都洋溢著笑容。而在等待期間,畫京劇臉譜、手作中草藥香囊、DIY書法折扇……一個個民俗活動攤點也吸引了許多同學參與。
“肉粽很好吃,而且我感受到了濃厚的文化氛圍。”來自也門的留學生馬森深深地沉浸在節日氣氛中。他說,他經常參與學校的相關活動,并用相機記錄下來,把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分享給也門的朋友們。
境內外學子們一起品嘗粽子。 吳冠標 攝因為學會了包粽子,菲律賓華僑學生施心怡感到十分高興。“期待能有更多機會參加此類體驗活動。回家后我想展示給我的親人朋友們看,如果他們不會,我也可以教他們。”
華僑大學學生社區中心輔導員蔣婧文表示,此次端午活動為境內外學生的互動與交流提供了平臺,讓他們能在濃濃的鄰里親情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我們也希望借此機會,讓境外學生們成為熱愛中華文化、傳播中華文化的優秀使者。”(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