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柳州6月17日電 題:非洲醫學留學生畢業感言:若繼續在華深造 盼對中醫藥文化加深了解
作者 李嬌陽
“我小時候很崇拜醫生,希望長大后能成為一名醫生。”6月16日,廣西科技大學非洲留學生馬迪娜手捧鮮花,在該校畢業典禮上說道。
馬迪娜的5年赴華求學之旅將要告一段落,她計劃先回到家鄉科特迪瓦與家人共享團聚時光,而后考慮讀研深造。
從科特迪瓦乘飛機來到柳州市,全程耗時約為21小時。馬迪娜為追逐兒時的夢想,只身奔赴中國求學的決定,在一開始便得到了父母的支持。“我非常喜歡學習其他地方的文化,中國發展得很好,所以我決定到這里學習。我的朋友們曾經不太理解這一決定,他們覺得醫學專業本身具有難度,而我還要同時面臨語言上的難題。”馬迪娜表示,自己也曾有過這方面的憂慮,但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她用一年時間完成了基礎的語言學習,而后順利開啟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學習。
圖為廣西科技大學畢業典禮。 李嬌陽 攝在五年的求學之旅中,與中醫藥文化相關的課程,令馬迪娜印象深刻。“中醫藥文化在問診、治療等方面有自己的體系。我曾看過和中醫藥有關的書籍,希望能加深了解。我們國家也有自己的傳統醫學,當人們生病時,會根據不同癥狀,將樹葉、樹皮等進行煮制,用口服、泡澡等方式來消解病痛。”馬迪娜表示,中醫藥在取材方面與其家鄉的傳統醫學有一定相似之處,這是她對中醫藥文化感興趣的原因。
畢業典禮當日,馬迪娜身穿學士服,望向熟悉的校園操場。與初到異鄉時對未知的緊張與期待不同,如今的她,感受得更多的是得償所愿的喜悅。“接下來我也許會在中國或是科特迪瓦讀研。如果回到中國,我希望對中醫藥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她說。
近年來,諸多中國高校通過開展豐富的體驗活動,為留學生提供接觸中醫藥文化的機會。今年,同濟大學創建“留學生中醫文化體驗園”,來自55個國家的百余名留學生一同種下艾草、杜仲等中草藥,“零距離”感受中醫藥文化的奇妙之處。此外,針灸、拔火罐等項目的體驗課程,也為留學生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激發其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
如今,隨著中國與多個國家的中醫藥交流合作持續深入開展,中醫藥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今年4月11日,《中醫藥傳承創新藍皮書:中國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報告(2022)——中醫醫療服務專題》發布。藍皮書指出,從中醫藥來華留學生來源結構來看,亞洲國家的學生數量較多,其次是非洲國家,歐洲國家位列第三。(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