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葛宇飛、劉滿元攝影報道)6月10日-11日,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龍舟邀請賽在東莞舉行。18支來自大灣區不同城市的龍舟隊在河道里上演了“速度與激情”。就在同一塊場地上,在平行的空間內,元宇宙匯聚了18個老龍頭,打造了一個模擬同一河道和賽事場景的虛擬空間,讓觀賽者可變成“參賽者”,沉浸式全流程體驗。
數字科技讓非遺得到了活化,創造了極富現代感的新敘事。
18個老龍頭“游”進虛擬空間
在廣州市天河區車陂晴川蘇公祠內,非遺傳承人蘇應昌通過短視頻介紹了“東坡號”龍舟的龍頭。 建于1868年的“東坡號”龍船總長38米,可承載86人,是廣州目前最老、保存最好的原生態龍船之一,是車陂龍舟文化的靈魂。
這條短視頻以二維碼的形式出現在了老龍出海·元宇宙展區內。一同出現的還有“東坡號”老龍頭,它則直接“游”進了元宇宙的河涌里。前來參觀的市民,既可以掃碼通過視頻了解“東坡號”的歷史和人文知識,還可以帶上VR眼鏡,通過操控手柄,坐到“東坡號”上,當一次龍舟扒手。
在此次粵港澳龍舟賽的舉辦地東莞市沙田鎮龍舟公園內,出現了兩個平行的空間。一邊是現實的河道內鑼鼓喧天,18支來自大灣區不同城市的龍舟隊逐浪競渡。另一邊則是完全模擬周邊現實的虛擬河道,同樣有來自粵港灣不同城市的18個老龍頭。前來趁龍舟景的觀眾進入虛擬空間,轉化身份,從觀眾變成扒手,在龍舟游戲里體驗齊心協力贏得勝利的快樂。
老龍出海·元宇宙展區由東莞市文化館策劃落地。制作團隊負責人表示,他們花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在粵港澳的14個城市采集18個古老的老龍頭。通過數字化的三維技術,設計了高比例還原此次粵港澳龍舟賽的交互式游戲。從比賽場地、龍舟形態到競賽規則,幾乎都是原汁原味的平移。
18個老龍頭背后都有著豐富的民俗故事。其中,歷史最悠久的清遠白廟疍家游龍有著352年的歷史。來自潮州和湛江的兩個龍頭也有超300年的歷史。來自香港的龍頭則有70多年歷史。體驗者選擇一個老龍頭加入龍舟隊后,通過手柄方向和力道控制,可全流程沉浸式與其他老龍同場比拼。
來自東莞中堂鎮的謝先生選擇了來自自己家鄉的老龍頭,體驗一番獲得冠軍后,他感覺很有歸屬感和自豪感。
記者了解到,在為時兩天“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東主會場(東莞)活動結束后,老龍出海·元宇宙展區及相關VR體驗設備將會挪移到東莞文化館非遺展廳中,供市民常態化體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