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齊文化博物院藏的漢代銀豆展品吸引參觀者。 呂明 攝
圖為絲綢展品吸引參觀者。 呂明 攝
圖為福建博物院藏的五代孔雀藍釉陶瓶吸引參觀者拍照。 呂明 攝
圖為湖北省博物館藏的元代金鑲淡黃色藍寶石帽頂吸引參觀者拍照。 呂明 攝
圖為展覽吸引參觀者。 呂明 攝
清代德化窯五彩九龍紋大瓶吸引參觀者。 呂明 攝
圖為青花瓷展品吸引參觀者。 呂明 攝
明代 永樂十七年“西洋”銘文金錠(湖北省博物館藏)。 呂明 攝
5月17日,《福航天下——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印記》媒體預展在位于福州的福建省博物院舉行。值此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在福州舉辦之際,國家文物局提出以福建博物院為主會場,同時舉辦大型原創展覽,要求展覽主題緊扣本次博物館日可持續發展與美好生活的主題,成為文博界具有引領作用的風向標型大展。《福航天下——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印記》展覽主體分為“碧濤帆影”、“東方雅集”、“遠來物華”、“文化之路”四個部分,以海上絲綢之路被賦予的不同內涵為切入點,各部分互為鏡像,彼此交相呼應。展覽將于5月18日正式對外展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