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而言之,流動性過剩意味著貨幣當局發行過多的貨幣,貨幣數量增長過快,銀行的機構資金資金來源充足,居民儲蓄迅速增加。在宏觀經濟學中,它表明貨幣增長率超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就銀行系而言,存款的增長速度遠遠快于貸款的增長速度。
貨幣流動性過剩的后果是什么?
自2014年以來,央行開始不斷降息,試圖擴大社會信用額度,但也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在某種程度上,中國有流動性過剩的跡象。然而,嚴格來說,流動性過剩是一個復雜的經濟金融理論問題,無論是從出現、原因還是解決方案來看,都不僅僅是貨幣發行過度、存貸差過大等問題。
目前,中國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是國內外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內部因素看,存在經濟結構失衡、儲蓄和投資傾向強于消費傾向等。儲蓄和投資之間的差距導致了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的急劇增加。
流動性過剩的結果是,資金大量追逐房地產、基礎資源和各種金融資產,導致資產價格快速上漲。上游資源價格的上漲必然會推動下游消費品價格的上漲。如果一些流動性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開始追逐消費品,就會導致價格迅速上漲。流動性過剩很容易導致經濟過熱和經濟泡沫,因此經常成為各國密切關注的經濟現象。
中國流動性過剩的兩個根本原因是什么?
內部原因:根據現行外匯管理制度,中國的外匯收入必須賣給銀行, 中國,人民,而央行必須增加貨幣發行才能獲得外匯。與此相關,隨著貿易順差的大幅增加,人民幣升值預期增加,外資流入顯著增加。因此,貿易和資本流動的雙重順差使得中國的外匯儲備急劇增加。為了獲得這些外匯儲備,央行需要發行超過8萬億元人民幣的貨幣,這是中國流動性過剩的主要內在原因。
外部原因:從外部因素來看,歐和美國家普遍實施低利率政策,導致主要貨幣流動性空前增加,全球流動性過剩。在全球經濟失衡的誘導下,大量資金資本從美流向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新興經濟體,這是中國當前流動性過剩的一個重要外部原因。
流動性應該適度,盈余和收縮都會對經濟產生不同的影響。流動性過剩往往伴隨著大規模通脹、資產價格上漲和貧富差距擴大。如果資產價格過度上漲,一旦央行開始實施緊縮貨幣政策,就有可能引爆整體風險。
關鍵詞: 貨幣流動性過剩的后果是什么 貨幣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