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社金邊5月8日電 題:柬埔寨大學生“漢語橋”競風采:做新時代柬中友誼傳承者
中新社記者 楊強
“柬埔寨水果的香氣飄到中國的大街小巷,中國歌曲的旋律傳遍高棉大地。我希望通過學習中文,將來到北京留學,做柬中友誼傳承者和柬埔寨國家建設者。”柬華理工大學一年級學生劉美娘說。
當地時間5月7日,第22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柬埔寨賽區決賽在金邊舉辦。此前,來自金邊皇家大學、西哈努克港工商學院、柬華理工大學、國立馬德望大學、國立棉芷大學、亞歐大學等10余所院校的52位選手經過激烈角逐,10名選手晉級決賽。當天,19歲的劉美娘脫穎而出,獲得比賽第一名。
決賽設置的中華知識問答環節內容廣泛,選手們答題迅速準確,全部獲得滿分。在才藝展示環節,他們大秀武術、歌唱、繪畫、書法、樂器等才藝,用自己的感悟去詮釋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認知。
今年是柬埔寨國立馬德望大學中文系學生宋珍麗學習中文的第二年,她特別慶幸自己選擇了中文:“中文正在走向世界,中國音樂也受到世界各地越來越多人民的喜愛。”
柬埔寨大街小巷播放的歌曲很多源自中文歌,是將原有的中文歌詞翻譯成柬語唱出來。這使宋珍麗對中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她當天的演講主題是《用中文架起橋梁,用音樂聯動世界》。
“我們用一橫一豎在中文的世界里探索,見到了世界的方向;用好奇的心在中國文化漫長的時空里遨游,懂得了不同文化的魅力;用簡單的音符在中國音樂廣闊的星空里歡唱,勾勒出了五彩的世界。”宋珍麗在演講中說。
擔任“漢語橋”比賽柬埔寨賽區多屆評委的《柬華日報》總編輯安佳用“極富天分、功力深厚”來形容選手們的表現。柬埔寨中國書法家協會會長馮利發表示,選手們在演講中圍繞柬中命運共同體建設,表達了年輕一代柬埔寨人的心聲。
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常健指出,全柬三家孔子學院以及各漢語教學機構齊聚一堂,以賽會友,盛況空前。常健希望同學們把握機遇,努力學習,做中柬交流的使者、兩國友誼的傳承者、命運共同體的建設者。
比賽承辦方之一王家研究院是柬埔寨知名學術研究機構,為柬埔寨青年學習中文和了解中國文化提供平臺。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王豐說,經過20余年發展,“漢語橋”比賽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青年學習漢語、了解中國的重要平臺,也成為國際人文交流的重要品牌活動。“漢語橋”已經超出了比賽本身,更是相識之橋、友誼之橋、合作之橋。(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