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德4月29日電 (林榕生 葉菲菲)“媽祖是兩岸人民的共同信仰,在大陸充分感受到了兩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脈相承,希望通過媽祖文化交流,推動兩岸民心相通、心靈契合。”臺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謝銘洋29日在福建省寧德福鼎市表示。
活動現場。 葉菲菲 攝當天,2023鼎臺媽祖文化節暨前岐天后宮重光20周年慶典活動在福鼎市前岐鎮媽祖宮舉行,眾多來自臺灣、香港、澳門等各地媽祖文化機構代表以及當地信眾齊聚參加。
活動現場,媽祖祭典三獻禮“非遺”文化展示活動上演,鼓樂齊嗚、旌旗招展、香煙升騰、人聲鼎沸,來自十里八鄉的媽祖信眾虔誠點著香燭,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活動現場。 葉菲菲 攝隨著禮炮鳴響、鐘鼓齊鳴,主祭人、陪祭人及現場信眾排成整齊的祭祀陣容,先后向媽祖行三鞠躬禮。迎神、上香、初獻、亞獻、終獻、誦讀祈告文……主祭人、陪祭人依次完成傳統祭祀禮儀。
前岐媽祖天后宮執行會長林永忠告訴記者,農歷三月廿三是媽祖誕辰日,每年臨近媽祖誕辰日之際,他們都會舉辦紀念活動。
合影留念。 葉菲菲 攝媽祖是海峽兩岸民眾普遍信奉的“護海女神”,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擴及東亞沿海一帶的海神信仰,也被稱為媽祖文化。媽祖信俗在2009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福鼎市現擁有媽祖宮廟近40座,信眾眾多。
福鼎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藍承忠表示,媽祖文化是維系兩岸同胞深情厚誼的精神紐帶,彰顯著兩岸同胞“人同根、神同源、文同脈”,希望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弘揚“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精神,持續深化鼎臺民間文化交流,不斷推動海峽兩岸經貿合作。
活動期間,還進行了紀念品互贈儀式,并舉行了文化氛圍濃厚的前岐馬燈舞、真假美猴王等傳統藝術表演,盡顯非遺文化魅力,吸引不少人駐足觀看。
媽祖文化論壇。 葉菲菲 攝“作為媽祖信仰最早傳播地之一的澳門,是世界上唯一以媽祖命名的城市,蘊含著豐厚的媽祖文化資源。”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秘書長吳聯盟表示,媽祖文化已成為澳門城市的象征,演繹成澳門的文化品牌,更發展為澳門獨具特色的人文優勢。
臺灣新港奉天宮福建總顧問陳杰稱,媽祖文化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和紐帶,弘揚媽祖文化對加強兩岸交流、推進兩岸經貿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據悉,本次活動為期3天,還將舉行兩岸媽祖巡安、媽祖文化論壇、文藝晚會、千人媽祖平安宴等系列活動。(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