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家庭理財入門基礎知識?
家庭理財就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各種投資和財產管理,使收益最大化。很多財務小白可能覺得學習家庭理財很難,但其實只要用心,并不難。這里我們為大家準備了家庭理財的基礎知識,尤其適合零基礎的理財小白。來看看吧!
家庭理財之前,首先要知道家庭的收入是多少,然后合理配置資產。作為一個有固定收入的家庭,我們通常會從四個方面入手,這就是所謂的4321理財法則。
421理財法則是,40%用于投資,30%用于衣食住行,20%用于儲蓄,10%用于保險。其中40%的人在投資時要注意合理搭配,不要都投資股市或者買同一只基金。
雖然都說在市況好的時候可以專心賺錢,但是如果市況不好,那就專心賠錢。事實也是如此。所以,投資的時候,盡量不要孤注一擲,否則,當它們破碎的時候,真的會傷透你的心。可以購買不同的理財產品分散風險。
20%儲蓄做準備金是因為理財有風險,而銀行定期儲蓄有存款做保障,50萬以內有保障。所以在理財的時候,一定要保證部分資金的安全才能心里有底。
但是,這個規則一般適用于大多數普通家庭。一般來說,在家庭理財中,除了關注高收益的理財產品,還要關注理財產品的風險。理財之前,一定要考慮承擔風險的能力。
理財小白的一步步演變?
第一步:樹立正確的理財觀與方式。
眾所周知: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建立正確的理財觀與理財方式呢?很簡單:把理財當作一種習慣性,強制自己去了解、去嘗試。
也就是說,在銀行辦理存款時,有意識地去詢問了解一些理財產品信息,讓自己能不使用存款的,就盡可能以理財來打理這筆錢。長此以往,我們就會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理財觀。
第二步:將理財作為存款的一種補充。
眾所周知,銀行存款的利率一般情況下是沒有理財產品高的,雖存款有保障,風險低,但理財產品也是有風險等級劃分的,從低風險到高風險可以劃分為5個等級,風險最低的那一類產品基本上是保本的(具體以產品說明書為準)。
而我們存款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資金的保值增值,所以,對于大部分人而言,理財產品的風險是可以承受的,應該將理財作為一種“補充存款”來看待。
第三步:做到理性消費、量入為出。
從零開始學理財,要了解量入為出是理財的第一要務,拒絕短期內引誘,在選擇促銷打折產品時要慎重,據統計許多 主題活動產品還是有存有質量問題,要抵御住引誘。學好理性消費,量入為出,由于會花錢是一門大學問,因而在選購物品上,要買到對的產品,而不是買貴的。
第四步:堅持不懈節省。
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節省便是有效整體規劃袋子里的錢,降低多余的支出,不奢侈浪費,把錢花在更有意義、有使用價值的事兒上。但節省不可以以減少生活水平主導,不適合盲目跟風的節省,要保證自己心里有數,依照理財計劃開展,適度的節省,也可以理出許多財。
第五步:多與理財“專家”交流學習。
很多“有錢人”喜歡找銀行的專屬客戶經理來打點資產,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個人隱私,找一個自己信得過的人來辦理業務;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長期以往的交流,使自己的投資習慣更加穩定,同時也能向理財專家多學習一些理財知識。
所以對于理財“小白”來說更應如此,畢竟我們自己通過理財課堂或者書本學習到的知識沒有經過實踐檢驗,是不完整的、不科學的。
第六步:做到合規辦理業務。
理財非比存款,學問比較深,對于理財初學者來說,一方面要認清楚理財的產品風險等級,確保與自身承受能力相匹配;另一方面還要合規辦理業務,不把重要物品(銀行卡、身份證、U盾)等交由銀行工作人員保管,以免發生糾紛矛盾。
關鍵詞: 寫給理財小白的入門課 最新家庭理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