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專線】“壯族三月三”狂歡一整月 東南亞客人贊“和宋干節一樣過癮”
中新社南寧4月23日電 題:“壯族三月三”狂歡一整月 東南亞客人贊“和宋干節一樣過癮”
作者 陳秋霞
【資料圖】
“水果王國菲律賓嘞,貝儂嘍嘞,鳳梨椰子最迷人嘞,如果去到呂宋島嘞,貝儂嘍嘞,吃個芒果甜透心嘞……”近日,在廣西南寧求學的菲律賓女孩伊麗莎穿上壯族服飾,搖身一變,成為唱山歌的“阿妹”。
4月21日,2023“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開幕式活動在南寧市青秀山舉行。 中新社記者 俞靖 攝
時值廣西最熱鬧、最盛大的民族傳統節日“三月三”。持續一個月之久的2023年“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活動正在進行。千余場民俗活動在秀麗山水間輪番上演,掀起全民狂歡熱潮。當地民眾盛裝打扮,對山歌、拋繡球、搶花炮、吃五色糯米飯、逛古風雅集,載歌載舞慶祝“三月三”。
伊麗莎參加廣西山歌培訓課程,并以水果為元素,創作了一曲山歌。“我喜歡廣西的山歌,尤其是它的旋律。”作為學習聲樂表演的學生,伊麗莎覺得,廣西山歌押韻、有節奏,很容易“上頭”。
21日晚,伊麗莎在新民歌挑戰賽中,與廣西的阿哥阿妹們同臺飆歌,她演唱的菲律賓民歌受到觀眾喜愛。
伊麗莎表示,廣西民眾慶祝“三月三”,不僅是在表達喜悅的心情,也彰顯了他們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和重視。“很開心能親身體驗‘三月三’民俗活動。學唱山歌,讓我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21日,來自泰國的成荃和朋友結伴來到廣西桂林市陽朔縣游玩。走在路上,成荃被眼前的“最炫民族風”吸引:人們身著艷麗民族服裝,頭戴銀飾,走起路來叮當作響,節日氛圍拉滿。“連游客也都穿上漂亮的民族服飾唱山歌、跳舞、拍照,太嗨了!我朋友也忍不住買了幾套廣西的民族服飾。”
成荃一行人乘坐竹筏在遇龍河上一邊欣賞山水美景,一邊聽著劃槳的阿哥講述壯族青年唱山歌談情說愛的故事。“廣西不光山水很美,民族文化也很有意思,我一定會再來陽朔。”成荃說。
“我們泰國慶祝宋干節,有花車巡游、潑水大戰,狂歡幾天幾夜不停歇。”成荃說,廣西的“壯族三月三”慶祝活動非常豐富,雖與宋干節慶祝形式不一樣,但同樣很過癮,他將邀請泰國朋友來體驗。
農歷三月初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壯族為典型。“壯族三月三”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豐富而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那么,如何能將該節日打造成為像東南亞宋干節一樣的吸金“神器”呢?
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與國際(地區)問題研究學部主任、研究員趙明龍表示,宋干節是多個東南亞國家的新年,節日期間民眾返鄉團聚、參加祈福活動。“壯族三月三”也具有祭祀祈福的文化內涵,可以說是壯族春季“狂歡節”。他建議,邀請更多東盟國家人士到廣西,“沉浸式”體驗“壯族三月三”傳統民俗,增加雙方民眾間的互信。(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