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社北京4月18日電 (門睿 金旭)蘇丹首都喀土穆沖突仍在持續,多位在蘇僑胞連線中新社記者,講述親歷武裝沖突場景。
“15日早晨密集的槍聲突然響起,讓人猝不及防。”生活在蘇丹首都喀土穆的鄧先生回憶稱,“幸好當時網絡沒有斷開,在收到使館的通知后趕忙做好了所有登記。”
受停水斷電的影響,鄧先生的手機全靠太陽能充電才能在晚上正常使用。北京時間17日晚,記者與鄧先生連線時,在電話中聽到槍聲。他表示:“此時巷戰仍在進行,出于安全考慮,我和家人都不敢出門。”
鄧先生在蘇丹生活了11年,他表示,近年來,蘇丹政治局勢一直不穩定,他平時也會儲備夠全家使用一周的生活物資,以備不時之需。“這次沖突的激烈程度仍在意料之外,千余人死傷,醫療物資短缺,一些道路交通中斷,市場被迫關閉。”
一位在蘇丹生活多年的僑胞回憶,沖突發生時,他正在回家路上。“在路上我就感覺有些異常,街上有許多荷槍實彈的士兵和車輛。隨后就聽到槍炮聲響起來,我只好在附近找到一家中國公司先行躲避,等到沖突稍緩才敢回家。”
該僑胞表示,中國駐蘇丹大使館發布“避免外出”提醒后,大家都在家或公司避險,不敢輕易外出。“目前我們的物資比較充足,即使‘足不出戶’也可以堅持至少一星期,大家的情緒也比較平和。”他表示,由于他所在地距交戰區有一定距離,目前較為安全。
“目前在蘇丹的中國民營企業、個體、學生大約有700多人,無一人傷亡。”沖突發生后,蘇丹中資礦業協會會長孫軍波第一時間協助中國駐蘇丹大使館進一步了解以上人員的安全狀況和具體位置。
孫軍波表示,因事發突然,有的單位來不及儲備物資。為解燃眉之急,協會開始組織人員進行采購,以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我們嘗試去敲超市的門,向店家說明來意。當地百姓特別友善,得知情況后也沒有亂漲物價,我們買到物資后便開始分發。”他說。
在當地僑胞的微信群里,孫軍波一再強調要大家做好長期居家的心理準備,同時也可收拾出輕便行李和護照等重要證件,為緊急撤離做好準備。
蘇丹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賀云富近段時間正在鄰國乍得出差,得知蘇丹發生武裝沖突后,他第一時間通過各種渠道聯絡統計在蘇華僑華人情況,隨時追蹤蘇丹局勢動態。他表示,喀土穆居民區集聚,沖突造成的平民傷亡令人痛心。
賀云富了解到,許多在蘇僑胞利用人道主義救援時間購置了食品等生活物資,能夠維持目前的基本生活。“一些僑胞的工廠雖然停工了,但仍聘請了中國員工和當地員工一同看守,并配備狼狗看門護院,保障工廠內的人員和設備安全。”作為“老蘇丹”,他也多次提醒在蘇華僑華人要在緊張局勢下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保護自身生命財產安全。(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