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為席格倫在演講。 胡遠航 攝
中新網昆明4月14日電 (記者 胡遠航)“茶馬古道不僅是一個古老而龐大的交通網絡,還是一個發展共同體,充滿流動敘述。”14日,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席格倫現身西南林業大學,以一個外國學者的視角,分享其對茶馬古道的研究。
席格倫是亞洲文化和中國問題研究專家,曾任西澳大學孔子學院首任院長。其自2008年開始研究茶馬古道,發表多篇論文及專著。
在當日的演講中,席格倫圍繞“何為茶馬古道?”“現代性如何塑造茶馬古道?”“新老茶馬古道哪個更‘真實’?”等議題,進行分享。
在席格倫看來,茶馬古道既是一個龐大的交通網絡,也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和融合發展的共同體;古道同樣經歷著時代變化,充滿流動敘述,具有多元意義。
席格倫認為,茶馬古道有新老之分。“老”的茶馬古道,就是以前的古道、古鎮、古橋等遺存;“新”的茶馬古道,和旅游業密切相關,表現為新修的仿古建筑、景點等。新老皆是真實的,且相互交織,在當代社會各有其價值。
席格倫提出,盡管文化遺產的存在是一種客觀事實,但人們的認知影響其保護與發展。我們應在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間找到平衡。
茶馬古道,是唐宋以來中國西南、西北地區商貿往來的重要通道。其以茶葉和馬匹為主要交易內容、以馬幫為主要運輸工具,地跨陜、甘、貴、川、滇、青、藏,外延達南亞、西亞、中亞和東南亞各國。(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