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莆田4月12日電 (吳志)4月12日,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嶼港區莆頭港,運載有7302噸紙漿的巴拿馬籍“冠軍”輪正在緊張卸貨作業。
莆田市是唐宋以來“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之一,歷史上商貿盛行,海船聚泊城下。如今,已與世界43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個港口實現通航。
目前,中國第一個完全自主引進、接收、管理的大型液化天然氣項目,國際大宗散貨樞紐港和國際混礦中心,中國首個海港型進口木材集中處理區等重大項目在莆田港區內呈星羅棋布之勢,促進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3月10日,莆田市一批跨境電商零售商品在莆田國際陸港完成查驗監管后,通過區域流轉車輛運往秀嶼港,搭乘“輯薪”號集裝箱貨輪運往金門港,這是首批從莆田國際陸港搭乘莆臺集裝箱班輪運往金門的電商貨物。
湄洲灣港口發展中心透露,2023年一季度,莆田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481.79萬噸,同比增長21.54%,實現“開門紅”。其間,莆臺集裝箱班輪電商貨物、硫酸銨“陸改水、散改集”成功首航。
據莆田出入境邊防檢查站介紹,一季度,該站積極回應企業船舶“快進快出”新期盼,先后監護40萬噸級超大型鐵礦石船舶7艘次,鐵礦吞吐量超435萬噸,接卸約60.34萬噸液化天然氣,有力保障福建省及周邊省市的能源、原料供應。(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