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光明(Anees Qadir)正在工作。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西安4月9日電 題:中國熒幕里的巴基斯坦青年:用鏡頭演繹多面人生
作者 楊英琦
(資料圖片)
從軍人到商人,從戰爭年代到現代職場……輾轉在各個劇組間的巴基斯坦青年光明(Anees Qadir)正在中國體驗著他的多樣“人生”。即使已走過中國多地,他卻依舊留戀西安這座古城:“西安是一座帶給我好運的城市。我在這里讀書,實現夢想,找到了人生的更多可能。”
九年前,對于在家鄉求職屢屢受挫的光明來說,前往西安留學是他離夢想最近的一次轉機。“從小我就有兩個夢想:成為飛行員和演員。”僅憑對字面意思的理解,光明選擇前往西北工業大學就讀航空工程專業。“這個專業和飛行員不是一回事,我的第一個夢想就此破滅。”光明無奈道。
圖為光明(Anees Qadir)參演的影視作品劇照。 受訪者供圖
“但西安又給了我實現第二個夢想的可能。”心灰意冷的光明為了“求穩”,轉學機械工程專業后原計劃回國發展,但這個想法很快就在他誤打誤撞的一次影視拍攝經歷后被打消。
“在這里我發現,人生規劃沒有必要一板一眼,社會上有很多種可能在等待我們嘗試。”從模特、拍攝微電影到進入電視劇劇組,懷著對“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向往,光明決定留在中國,實現自己的演員夢。
“我的職業不僅帶我體驗了多種人生,也幫助我愈加了解中國的風土人情。”在光明看來,影視作品不僅帶給人們娛樂的體驗,也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傳播媒介。“作為外國人,我在各種題材的劇本里并不是一個臉譜化的角色,而是會跟著角色復雜的心路歷程探索、了解中國社會的發展與轉變。”
光明偏愛塑造經歷豐富的角色。“一個人物的經歷有時也是社會變化的縮影。在我接觸過的角色里,我無處不感受到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與現代化城市‘重疊’的獨特文化氛圍。”越了解中國文化,光明便越好奇中國歷史,越深入了解歷史,光明便越留戀西安。
“大雁塔、城墻、鐘樓等都是我的‘心頭好’,我更是反復參觀了兵馬俑三四次還不滿足。凡是有關中國的事物,我總想要知道得再多一點。”光明坦言。
九年來,光明親眼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變化:“路寬了,車多了,人情味卻沒有變。”光明告訴記者,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與熱情好客的市民幫助他在此地圓夢、“扎根”,他的兄弟姐妹也正沿其足跡來到西安生活發展,西安儼然已成為光明的“第二個家”。
如今,在工作之余,光明還開設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并時常組織有關兩國文化的交流活動。“我通過演繹角色認識中國,也希望人們通過影視作品加深對巴基斯坦的了解。未來,我還希望能夠制作一部有關中巴友誼的電影,通過鏡頭展示兩國間更多的故事。”光明說,這是他的第三個夢想。(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