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社首爾3月29日電 題:韓國華裔青少年:期待科技助力綠色減碳生活
作者 劉旭 萬佳欣
當地時間18日,由中國僑聯和梅蘭書院支持,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中國福利會少年宮、騰訊微信共同發起的首屆青少年人工智能與未來媒體全球創新挑戰賽(下稱“挑戰賽”)海外賽道成績揭曉。來自中韓子女教育協會的鄭明賢、韓惠霖、鄭藝恩、李準赫青少年團隊在指導教師毛萍的帶領下,自主編程創建的小程序“我的小地球”作品獲得微信創新獎。
近日,挑戰賽獲獎選手及指導教師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他們表示,希望通過監測人們生活中產生的碳排放量,提高人們關注碳排放量的意識,并號召人們逐漸減少碳排放,以科技助力綠色減碳的環保生活。
參賽選手介紹,本次“我的小地球”團隊參賽之所以選擇編程有關“碳排放”的小程序,初衷在于期望人們意識到碳排放超標這個全球性的問題,并能夠不斷有意識地嘗試減少碳排放量。小程序在推廣使用中也得到了其他使用者的認可。正就讀中學三年級的韓蕙霖把小程序分享給了中國語學院的小朋友,大家表示這款小程序做得簡單明了,使用方法便捷。“他們沒有想到使用手機也能產出這么多的碳排放,感到特別驚訝,這也讓我體會到這個作品的實際意義。”韓蕙霖說。
青少年們在創建小程序的過程中,也曾遇到過困難。韓蕙霖坦言,“小程序編程界面是用中文寫的,我們理解起來有些吃力,需要借助翻譯器或者媽媽幫忙翻譯來理解中文。”中韓子女教育協會會長高潔也表示,語言是一種工具,本次活動在鼓勵青少年挑戰編程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對中文的學習興趣。
談及如何進一步優化小程序,目前正就讀高一的鄭明賢提出想法:“如果有時間的話,未來可能會增加具體碳排放的種類”,“另外小程序目前只能計算產生了多少碳排放量,并不能減少排放量,之后我們可以在這方面改進優化,比如提出減少碳排放量以及節能環保的實際建議”。
在現實生活中,青少年們也有自己獨到的減碳思路。目前正就讀初中二年級的李準赫介紹,我們去超市購物的時候,可以減少使用塑料袋。同為初中二年級的鄭藝恩則表示,可以自帶杯光顧咖啡廳。韓蕙霖則是推薦低碳出行,盡量選擇騎自行車或者步行到達目的地,還可以減少手機的開機時間等。
關于未來的夢想,青少年們各抒己見。韓蕙霖未來想當自動農場的CEO,可以在自己編程的機器自動農場中培育基因改良動物;李準赫以前想當編程師,不過他坦言目前覺得有點難;鄭藝恩計劃在未來使用高科技制作飲料,并生產制作飲料的機器;鄭明賢則對醫學和人工智能領域比較感興趣,認為從事這樣的工作很有趣。
挑戰賽指導教師毛萍希望,國內外可以在創意性比賽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多多培養創意人才,鼓勵孩子們發揮創造力與想象力,去探索新的無限可能。(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