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3月28日電 題:華人名廚病逝!他讓一道中餐紅遍日本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年僅67歲的日本著名川菜廚師陳建一因病去世,這一消息刷遍日媒頭條。
日媒報道陳建一去世消息。3月26日,日本導演竹內亮在微博發文悼念。“他在日本普及了中華料理的魅力,很偉大的人。”竹內亮稱,在他那個年代的人都知道陳建一的名字。
“如今正宗中餐在日本受到歡迎,許多此前不為人知的當地菜式也登陸日本,這個繁榮現狀的基礎,正是陳建一打下的。”日本烹飪競賽節目《料理鐵人》解說員服部幸應在ANN電視臺節目中如是說。
從“四川料理之神”到“中華料理鐵人”
陳建一1956年出生于日本東京。他的父親陳建民是早年在日本傳播川菜第一人,坊間稱他為“四川料理之神”。
陳建民1919年出生在四川自貢的一個農民家庭。1930年,陳建民進入飯店做學徒。之后,他輾轉于重慶、成都、武漢、南京、上海、臺灣、香港等地的各種餐廳學藝,在廚壇闖出名聲。
1952年,33歲的陳建民遠赴日本橫濱。6年后,他在東京新橋田村町開設了日本第一家川菜館“四川飯店”。
陳建民針對日本人的口味,對傳統川菜進行改良。他在制作最經典的“麻婆豆腐”時,用刺激性弱的山椒粉替代花椒粉,八丁味噌替代甜面醬。其他如“回鍋肉”“擔擔面”“青椒肉絲”等名菜皆如法炮制,改創出符合當地飲食習慣的中華料理。
據媒體報道,日本首相等諸多要員都曾多次光顧。
在日本,陳建民還創辦“惠比壽中國料理學院”,二十余年,他共培養超過15000名廚師,為傳播中華料理作出了巨大貢獻。
1956年出生的陳建一,打小就在父親的廚房里玩耍。受父親影響,大學畢業后,他拜入父親名下,學習川菜烹調技術。
90年代電視盛行之時,陳建一以素人選手的名義,報名了富士電視臺的《料理鐵人》挑戰賽。最終,陳建一以67勝、22敗、3平,17連勝的戰績,創造了節目史上史無前例的紀錄,在日本引起很大反響,陳建一本人也被譽為“中華料理鐵人”。
3月14日,《中華小當家》漫畫原作者小川悅司,在陳建一訃告公開后第一時間發文稱,他為陳建一在《料理鐵人》的舞臺上做麻婆豆腐時的瀟灑姿態所折服,把節目錄下來反復觀看。小川悅司說,正因此,《中華小當家》的故事才以“麻婆豆腐對決”拉開序幕。
據媒體報道,在當時,《料理鐵人》平均收視率高達14.8%。互聯網時代,陳建一在Youtube上發布的麻婆豆腐教學視頻點擊總量超過500萬。日本放送協會(NHK)稱陳建一是讓麻婆豆腐紅遍日本第一人。
“對日本的新老華僑華人以及愛吃中餐的日本人而言,陳建一的存在極大左右著他們的飲食環境。”日本《東方新報》刊文稱。
熱情爽朗 謙虛務實
陳建一在日本頂級匠人中并不常見
陳建一不僅在廚藝上有很高的造詣,其本人的品德在日本業內也頗受贊揚。人們喜愛陳建一,也因為他熱情爽朗的性格和謙虛務實的品德。
陳建一去世后,與他共事過的人回憶稱,與客人說話時他笑,做菜時,他也笑。陳建一的笑容感染了無數餐飲從業者和食客,也有人指出,這種性格在日本的頂級匠人中并不常見。
近日,日本致知出版社公開了陳建一在生前與其他日本料理人的對談。東京名廚中嶋貞治表示,自己在吧臺專注做菜時不太喜歡被客人搭話,感覺這是一種打擾。陳建一回應稱,他非常理解一些名廚追求料理的至高境界,在工作中精神緊張,不茍言笑,但他做不到。
陳建一坦言:“我從未想過追求一流的廚藝。對我而言,最重要的只有一件事:讓今天來的每一位客人都帶著笑容盡興而歸。其余的事,交給后人評說就好。”
父子二人的川菜不僅符合日本口味,他們在中餐推廣領域的貢獻也獲得日本政府的認可。
1987年,陳建民獲得日本政府頒發的“現代名匠”頭銜,被評選為傳統工藝和飲食文化上的職人。他是獲此殊榮的第一個日本華人。2008年,陳建一當選厚生勞動省榮譽“當代名匠”,2013年,被日本政府授予黃綬褒章。
后人接力能否續寫傳奇?
許多東京的年輕人不知道,如今他們得以像身在中國那樣出入那些幾乎未經本土化的純中餐館,其中也有賴陳建一的接洽。
2017年,首屆“四川節”在東京召開,創下期間最高客流量10萬人的紀錄,被視作正宗中餐席卷“日本胃”的標志性事件。陳建一經營的連鎖店“”四川飯店”從活動首屆起就是常客。2022年5月,為慶祝“四川節”疫情后重歸線下,陳建一親自出攤造勢,在當地中日“吃貨”中掀起狂潮。
直到最近,陳建一仍活躍在業界第一線,他的病逝讓日本社會感到惋惜。陳建一曾說:“我的工作,就是為大家提供美味的中國菜,把它作為中華文化傳播出去。”
比起父輩和祖輩,生于1979年的陳建太郎雖然在2015年接下“四川飯店”,但一直非常低調。陳建太郎表示,為將“四川飯店”的風味和傳統更好地保持下去,他將不局限于“家族企業”的思路,而會考慮培養和提拔優秀的老員工。
(稿件來源: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ID:qiaowangzhongguo;作者:韓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