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安徽黃山3月27日電 題:徽州茶道推陳出新 “Z世代”接棒傳承
作者 趙強 張俊 劉浩
沖泡茶湯、冰杯、加入糖漿和冰塊搖合……在與記者交談間,“00后”朱嘉誠完成一款名為“白茶莫吉托”的新中式茶調飲。一杯入喉,清新爽口、冰涼透徹,帶有薄荷的清香和白茶的毫香,余味留齒間。
(資料圖)
春分時節,春意正濃。海外華文媒體“走讀黃山·昱見屯溪”采訪團走進安徽省黃山市德茗舍茶藝職業培訓學校,該校創始人、非遺項目徽州茶道代表性傳承人汪蓀正在指導學員制作“新中式茶調飲”,朱嘉誠就是其中之一。
“00后” 朱嘉誠展示其制作的“白茶莫吉托” 張俊 攝2009年出生的朱嘉誠,現就讀于黃山市屯溪區昱城中學,已在茶藝培訓學校學習茶藝近三年。每至周末和節假日,他幾乎都會“泡”在茶藝培訓學校。
朱嘉誠告訴記者,他用三天時間便學會了這款中式茶調飲。“每次學成都很有成就感,我的家鄉黃山是個盛產茶葉的地方,制茶技藝歷史悠久,作為年輕一代的黃山人,我想把這項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傳承好、發揚好,有時間我就會把自己的所學分享給同學們。”
據汪蓀介紹,新中式茶調飲是茶文化傳播過程中的一次創新,它以不同種類的茶為基礎,加上黃山當地特有的風味,包括酒釀、果汁、奶蓋等,深受年輕人喜愛。“花式飲茶”的持續火熱,使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近距離地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汪蓀告訴記者,茶品制作技藝的創新,并不是摒棄傳統茶藝,而是在傳統制作工藝的基礎上,推出茶文化的新表達,適應年輕人多元化茶生活方式。
新中式茶調飲成品 張俊 攝“新中式茶調飲的消費群體基本上以(中)青年為主。”汪蓀認為,茶葉的營養價值和健康屬性比較強,希望青少年一代可以提早接觸到中國傳統茶飲,這對他們的成長以及對茶產業未來的發展都是有利的。
據了解,創辦于2015年的德茗舍茶藝職業培訓學校,是皖南地區最早的專業茶藝職業培訓學校之一,也是安徽省首批職業技能等級第三方社會評價機構之一。
該校還通過“傳、幫、帶”,提供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技能競賽、就業服務等,為技能人才成長提供全方位多層次服務,累計向企業和相關單位輸送茶藝、評茶專業人才5000余人。
海外華文媒體嘉賓體驗徽州茶文化 張俊 攝“我們經常會開展一些‘徽州茶道進校園’活動。其間,能夠讓小學生體驗傳統茶文化,中學生會做一些創新調飲。”汪蓀認為,學習茶藝可以讓學生們靜下來。學習制茶技藝的過程,也是一個的思考過程,有利于緩解他們的焦慮,舒緩緊張的學習氛圍。
如今,越來越多的“非遺青年”正將傳承非遺文化、發揚傳統手藝變成一種又潮又酷的職業。據統計,截至去年8月,中國已建立了國家、省、市、縣4級非遺名錄體系,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余項。相關部門認定各級代表性傳承人9萬多人,其中年輕人占比逐年增長。
同時,越來越多的優秀非遺項目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非遺保護社會組織、志愿者隊伍穩步壯大,青年更是其中的有生力量。(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