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鰲)博鰲前瞻:直面國際風浪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鮮明信號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電 (記者 劉文文)盡管世界正逐步走出疫情陰霾,但當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多個主要經濟體面臨經濟下行風險……無不表明2023年世界經濟仍存巨大不確定性。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即將在海南舉行。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環境,論壇的舉辦將再次向世界傳遞出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鮮明信號。
“開放”是博鰲亞洲論壇的關鍵詞,今年年會主題為“不確定的世界:團結合作迎挑戰,開放包容促發展”,再次強調了開放的重要性。隨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當今世界正在經歷重大變局,如何守望相助,攜手應對風險挑戰是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
(資料圖)
波士頓咨詢(BCG)中國區執行合伙人吳淳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表示,根據BCG調研結果,2023年約有75%的全球企業領袖認為不確定性是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此趨勢下,社會各界需要形成強大合力,以共迎挑戰,共赴機遇。本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主題和議題設置充分考慮到了這一迫切需求,為社會各界搭建了一個有價值的交流平臺,有助于推動全球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發展。
吳淳說,過去的一年充滿挑戰,中國也一直在積極努力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面對逆境,中國彰顯了強大的韌性,并向世界展示了在堅持創新和加大合作方面的決心。
眼下,隨著疫情帶來的影響逐漸消退,中國開放的腳步更加穩健有力。今年以來,中國放寬跨境旅游政策,恢復審發外國人各類赴華簽證,推動國際往來便利化;中國促成沙特與伊朗復交,為促進國際地區和平與安全作出貢獻……這些都是中國以開放姿態擁抱世界的鮮明例證。
中國是開放發展的受益者。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越來越多外資企業更加看好中國市場、加大對華投資。不少跨國企業高管本月來訪中國,此次博鰲亞洲論壇更是吸引了諸多國際知名企業參與。
美國普徠仕集團首席執行官、總裁羅伯·夏普斯表示,當大多數主要經濟體還在應對通脹、縮緊貨幣政策時,中國較低的通脹率使其在貨幣和財政方面有了更多擴張空間。“縱觀全球,中國正處在獨特的經濟周期中。2023年,中國是全球市場中一個潛在亮點。”
吳淳表示:“我們預計,到2030年中國將至少貢獻全球經濟增長的25%。我們相信,中國仍是全球經濟的主要增長動力,中國經濟和在華經營的企業未來將更具韌性。”
中國也是開放發展的維護者。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和窗口,如今博鰲亞洲論壇的規模和世界影響力不斷擴大,在凝聚各方共識、深化區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等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更加嚴峻復雜,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新一輪“風浪”正在醞釀。“盡管面臨一系列挑戰,中國2023年全年預計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我們將用實際行動向全球的伙伴證明,中國開放發展的意志始終沒有動搖,腳步始終沒有停歇。我們愿與全球伙伴分享經濟增長的紅利。”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理事長、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如是說。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國際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濤對中新社說:“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都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深化互利共贏的國際經貿合作。中國愿意為全球提供更大市場、為世界創造更多機遇,不斷擴大世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尋求國際社會發展的最大公約數。”(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