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僑網北京3月24日電 一頂帽子,一個單肩挎包,一口流利的中文,來自越南芒街市的范氏香通過中越友誼大橋走到一河之隔的廣西防城港市東興國門景區,用簡單的裝備,向游客售賣她從越南帶來的小商品。隨著中國入境政策調整,和范氏香一樣的邊境“跨國上班族”重新開啟了忙碌的生活。這些“跨國上班族”穿梭在人群中售賣越南小商品,構成中越邊境上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范氏小云也是“跨國上班族”的“老手”,過去三年沒有機會到廣西東興,她就在越南芒街的商場幫忙賣衣服。近期恢復通關后,范氏小云辭去賣衣服的工作,每天早上趕到東興“淘金”,晚上再返回芒街。
“好賣的時候一天能賺兩三百元,少的時候只有幾十元,平均一個月可以賺到3000元左右,比我在芒街賣衣服的收入高一些,而且想遲一點來或者早一點回去都行。”范氏小云說。
連接中國東興與越南芒街的中越友誼大橋橋長只有100多米。一直以來,兩地從民間到官方的交往密切熱絡,在商貿、文旅、教育、衛生等多領域均有多層次交流合作,舉辦了20多屆的中國東興—越南芒街元宵節足球友誼賽在今年2月“重啟”,意味著雙方釋放出恢復商貿、旅游、文化等領域正常交流合作的積極信號。
景點之外,跨境通勤人員也迎來更加便利的生活。早上6時許,滿載深港跨境學童的大巴車準時抵達深圳灣口岸北廣場,孩子們在邊檢民警的引導下,有序前往口岸出境大廳辦理通關手續。
據統計,每天都有數萬名居住在深圳的內地學童,一早就通過各出境口岸到香港上學,而放學后又再過境返回深圳,其中有中學生、小學生以及幼兒園學童。
孩子們過完關,大巴車陸陸續續把孩子們送往不同的學校。
與此同時,載運5725頭進口活牛的巴拿馬籍“達人”輪順利靠泊廣西欽州保稅港北二泊位,這是中國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后欽州保稅港口岸首艘活牛進口貨輪。
據悉,此批活牛主要有荷斯坦青年母牛、安格斯青年母牛、利木贊青年母牛等品種,總重達5874.38噸,直至到達欽州保稅港口岸已封閉遠洋載運17天,行程1500多海里,亟需辦理入境手續,進行前期隔離防疫。
在45天的隔離后,這批活牛將發往廣西區內及云南、貴州、四川、新疆、內蒙古等地進行種群繁育。
跨國上班、跨境求學、活牛入境之外,企業出海、出境旅游等業務也在加速重啟,未來的生活正迎來更多可能。(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