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水酒是怎么做的?
水酒是佤族釀造的一種酒,佤語稱“不來努姆(blai nūm)”。
佤族水酒用糧食作釀造原料,如分別用大米、小米、玉米、蕎子、麥子等,煮(蒸)熟后,晾曬冷卻后摻拌酒藥,摻拌均勻后,放入籮筐里捂蓋,充分發酵顯出酒味后再謄入土罐封閉儲存若干日月甚至一年半年后為成熟的酒料,需要飲用時可挖出所需量放入備好的另一個土罐或其它容器,倒入適量冷水浸泡,一兩個小時后,用吸管吸出水份,這水便是水酒。
水酒喝飲活動有什么意義?
吸(濾)出的水酒罐與罐之間,家與家之間,上下次之間,味道往往各異,即有濃淡之分,甜酸之分,烈平之分,但它的實際意義往往要超越飲料的意義,而在很大程度上己升華為文化意義,即水酒的飲用時刻往往于非常時刻,如有意義的集會、賓客迎送、節慶、祭祖、婚禮、喪葬、出征、凱旋、開工、竣工、支援、求助等莊重時刻。喝飲形式往往集體聚會喝飲,大眾廣泛同用一個竹杯,逐個輪流,斟酒專人,開始滴于地,以祭祖宗,而后先敬在座長者再逐個輪飲,喝飲活動中,往往歡聲笑語,氣氛熱烈,興致強烈者往往吟唱酒歌,借此相互祝愿,抒發情感,論理世事。水酒喝飲活動包含著濃重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