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宮頸炎怎么治療?
慢性宮頸炎的治療,實際上取決于對于宮頸炎的認識。現在往往對于宮頸的一些問題和檢查,有點過多,而且弄得過于寬泛。實際上宮頸本身是一個非常脆弱的器官,而且它隨著月經周期的變化,本身就有各種各樣的變化。有的變化的時看起來就很可怕,尤其是放大以后非常可怕,所以大家不要被這些照片所迷惑。
當然如果有炎癥還是需要治療的,慢性宮頸炎就是有炎癥,有病原體,侵入腺體的深處,難以根治,這些細菌、衣原體等,它不見得會造成什么樣特別的傷害。有時我們做了B超檢查,看到有宮頸多發囊腫,然后做婦科檢查時,看見納氏囊腫、宮頸肥大等,都是一些所謂的慢性宮頸炎的表現。這些實際上,不嚴重的情況下是不需要治療的。
如果情況嚴重,可以做一些物理治療,比如激光、冷凍、微波等,但是這些治療一定不要太深,也不要傷害到宮頸管,這樣會影響到宮頸的功能。如果炎癥造成了息肉的生長,可以做息肉切除,因為息肉有時用肉眼,很難分辨到底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所以要把它摘下來后送去做病理檢查。
急性子宮頸炎是什么?
急性宮頸炎是由性交、流產、分娩、診斷性刮宮等引起宮頸損傷,病原體侵入損傷部位所致。常見病原體有以下幾種:
性傳播疾病病原體。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體,主要見于性傳播疾病的高危人群。(2)內源性病原體。如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以及滴蟲、念珠菌、阿米巴原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