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系統做優做實“僑”文章,擦亮涉外涉僑法治品牌
“僑”見平安臺山
臺山,素有“全國第一僑鄉”的美譽。據統計,臺山當前有超過160萬華人華僑及港澳同胞,分布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臺山也是江門各縣(市、區)里華僑華人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地區,擁有豐富且獨特的僑文化和僑資源。可以說,“僑”是臺山最深刻的基因。
(資料圖)
海風陣陣送暖意,點滴服務暖“僑”心。近年來,臺山政法系統圍繞涉僑服務領域進行了諸多探索,不斷激活臺山的“僑基因”,守護了僑益、匯集了僑智、溫暖了僑心,推動涉僑服務的水平和質量全面提升,進一步擦亮了臺山涉外涉僑法治品牌。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申紅洲 通訊員 甄迪 統籌:李靄瑩
維護“僑”益更有深度
“感謝法院的幫助,我心里的‘大石頭’可算落地了。”華僑吳先生此前將臺山市一商鋪出租給熊小姐使用。后期,熊小姐因個人原因,無法償還租金。為收回租金,吳先生求助臺山法院。法院在了解情況后,引導雙方消除誤解,促使熊小姐以分期支付方式消除債務。最終,雙方當場簽訂了調解協議。
這是臺山政法系統開展涉僑解紛、守護僑益工作中的一個縮影。過去一年,臺山政法系統從維護歸僑僑眷、海外僑胞、僑資、僑企的合法權益出發,不斷深化維護“僑”益的方式和功能,為臺山打造涉僑服務新高地夯實基礎。
據介紹,為做好涉僑服務工作,臺山成立了市僑務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建立“檢+僑”“法+僑”“司+僑”協作機制,在全市17個鎮街全面成立涉僑糾紛調解室,組建由律師、公證員等組成的臺山市華僑華人公共法律服務團,為群眾提供涉僑法律服務。
在此基礎上,臺山法院專門開設涉僑法律服務專窗,為華僑華人提供跨境立案、視頻代理見證等“一站式”綜合性的訴訟服務,實現華僑華人“最多跑一次”目標,有力保障涉僑當事人的訴訟權益。臺山檢察院開通涉僑案件辦理“綠色通道”,依托12309檢察服務中心,及時做好涉僑案件受理、流轉等工作,切實守護僑胞僑眷的合法權益。臺山司法局依托涉僑糾紛調解室認真做好化解涉僑糾紛的調解工作,成功調處多宗涉僑糾紛,維護海外華僑的合法權益,贏得了廣大華人華僑點贊。
不久前,一件賠償的事情可愁壞了遠在美國的華僑鄺先生。原來,某施工隊在臺城街道施工時,意外導致鄺先生的房屋出現墻體分離、開裂、瓷磚脫落的現象。無法及時回國的鄺先生只得委托侄子方先生處理。方先生與施工隊溝通無果后來到了臺城涉僑糾紛調解室尋求幫助。
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后,通過講事實擺道理的方式減少分歧,促使雙方就賠償問題達成和解。臺城涉僑糾紛調解室的工作人員說:“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就是要解決好華僑、僑眷的‘急難愁盼’問題,守護住僑胞們的合法權益。”
凝聚“僑”智更有廣度
以“僑”為橋,廣聚“僑”智。過去一年,臺山政法系統善用“僑力量”,推動熱心公益、群眾基礎好、知識水平高的僑胞納入鎮街調解人才庫,全面拓寬僑胞參與人民調解工作的廣度。
在臺山市海宴鎮,有著一座被稱為“微縮聯合國”的村莊——五豐村。小小的村莊總人口有5300多人,其中歸僑、僑眷就有3000多人。由于歸僑、僑眷以往僑居在不同的國家,使得不同的文化、語言、風俗在這里交融,難免會碰撞出涉僑糾紛。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臺山市海宴司法所想出了一條妙計——匯集“僑”智,發揮歸僑調解員熟悉僑情僑意的優勢,結合法律顧問的專業知識,有效化解涉僑糾紛。具體來說,海宴司法所在五豐村設立村調解室,建立“1+4+1”隊伍架構。其中,司法所涉僑調解員1人負責統籌,五豐村4名歸僑調解員和1名村居法律顧問負責對接涉僑糾紛化解。
例如,此前歸國華僑郭某與媳婦余某因為房子的事情產生矛盾,歸僑調解員深入介入、背對背調解,圓滿解決此宗糾紛,得到雙方當事人一致認可。
此外,臺山檢察院在江門檢察系統首創涉僑公益訴訟觀察員機制,聘請了12名熟悉僑務工作的人員擔任公益訴訟觀察員,他們在公益訴訟案件提供線索、調查見證、公開聽證等方面為檢察機關提供協助和支持,為涉僑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提供了“最強外腦”。
今年,臺山檢察院還將聘請華人華僑和港澳臺同胞擔任“陽光檢務”聯絡員,以更多面對面直接交流方式增進與華人華僑和港澳臺同胞溝通交流。
臺山法院則邀請了解基層民生、熟悉僑情僑意的人員擔任臺山法院特邀調解員,與專職調解員一起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涉僑案件的調解成功率,為涉僑多元解紛賦能增效。此外,還將健全“海外聯絡員”“歸僑陪審員”工作機制,提高適用域外法查明制度的力度,堅持平等保護國內外當事人,提高涉僑審判的司法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
貼近“僑”心更有溫度
貼近“僑”心,“僑”見幸福生活。
日前,僑胞李女士因急事要帶自己的兩個兒子出境。但在收拾行李時,李女士發現孩子在中國居留的簽證過期,無法出境。由于李女士購買的是特價機票,無法改退,加上又趕著出境,李女士趕忙向臺山市公安局出入境大隊尋求幫助。
承辦民警在了解情況后立即啟動急事急辦程序。民警先是聯系居住地轄區派出所,核查登記李女士孩子的住宿信息,然后加快制證出證等環節的流轉速度。最終趕在飛機起飛前將有效簽證交到了李女士手上。“感謝你們幫我解決了大麻煩,這讓我心里感覺暖暖的。”李女士拿著簽證說。
臺山作為“僑鄉”,始終情系“僑”心,注重解決涉僑民生問題。去年以來,臺山市深入推進“港澳融合”“僑都賦能”工程,不斷健全涉僑維權機制,讓涉僑服務更加有溫度。
臺山司法局成立“臺山市涉僑法律服務中心”,開設“涉外服務專窗”,提供法律咨詢、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臺山法院創新運用“授權認證通”小程序,將海外僑胞授權認證的模式由傳統的線下拓展至線上,通過線上完成授權委托手續,為海外僑胞減少訴訟成本。臺山檢察院加強對全市涉僑文物開展排查走訪,重點圍繞涉僑文物歷史背景、保護措施、長效管理機制等方面開展調研,樹立篩選公益訴訟線索。
“這個方法太方便了,真不錯。”馬先生對著屏幕豎起了大拇指。不久前,英籍華人馬先生需要參與臺山法院承辦的一起繼承糾紛案,但因為個人原因無法及時回國,需委托國內律師代理。承辦法官了解后,建議馬先生可以通過“授權認證通”小程序,在線為其辦理授權委托見證。辦理當天,一網連兩地,馬先生在法官見證下,按照規定流程,不到5分鐘就完成了授權委托手續。
過去一年,臺山政法系統將目光聚焦在服務民生上,將心更貼近僑胞,涉僑服務更有溫度。“只有更貼近僑胞,才能夠服務好僑胞。我們不僅是暖僑胞的心,更是增強華僑、僑眷歸國創業的信心。”臺山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聚點滴以成江河浩蕩,集細壤方就山巒蒼茫。站在新征程的起點上,臺山政法系統將持續推進“法+僑”“檢+僑”“司+僑”工作,擦亮涉外涉僑法治品牌,努力打造政法工作的“臺山樣板”,以優質的涉僑服務護航臺山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