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日本“3·11”大地震12周年 福島核事故陰影仍未消散
中新社東京3月12日電 題:日本“3·11”大地震12周年 福島核事故陰影仍未消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社記者 朱晨曦
11日是日本“3·11”特大地震災害12周年紀念日。截至目前,包括核污染水處理、災區重建等問題在內,福島核事故的影響仍在持續。11日下午,日本民眾在東京電力公司附近舉行集會,反對日本政府和東電于今年春夏期間將福島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計劃。
資料圖:福島第一核電站。仍有超3萬人被迫離鄉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地震并引發特大海嘯,受地震、海嘯雙重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導致發生自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之后最嚴重的核事故。據日本警察廳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日本因這場地震共死亡15900人、失蹤2523人。
目前,災區重建工作仍難題重重,受災民眾的避難生活也趨于長期化。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盡管災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進展,但受福島核電站事故等因素影響,當前日本仍有約3.1萬人還過著疏散在外、不能回家的避難生活。據日媒報道,自去年6月起,在福島縣輻射量最大的“返回困難區域”內,經過除污作業后有些地點已解除了“疏散指示”,但返鄉者寥寥。
此外,如何處理福島縣內去污作業所產生的土壤和廢棄物仍待解決。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福島縣內的核去污土壤保管在過渡性貯藏設施,最晚在2045年運至福島縣外進行最終處置。然而,截至目前仍未確定具體處置運送地點。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核污染水過濾并稀釋后排入大海。日本民眾擔憂核污染水排海將對當地漁業、冷鏈、水產加工等相關行業造成嚴重打擊。
資料圖:2011年3月11日,“311大地震”發生后,日本宮城縣南三陸町災區遭受海嘯襲擊后的廢墟。核污染水臨近容納極限
福島第一核電站內的儲水罐總共可容納137萬噸核污染水,當前核污染水已增至132萬噸,核污染水臨近容納極限。對于儲水罐裝滿時的應對措施,東電方面表示,目前沒有增建儲水罐的計劃。
在考慮處理核污染水問題之初,日本經濟產業省組織的專家組曾提出5種方案。日方稱排放入海和蒸發后排入大氣兩種方案是“最實際的解決方法”,并最終選擇了排放入海這一“所需時間最短,花費也最少”的方案。
多年來堅持反對核污染水排海的市民團體“蒲公英舍”負責人柳田真11日對記者表示,使用十余個10萬噸級的大型儲水罐在陸地上長期保存核污染水,是安全可行的方案。但日本政府和東電對此不予理會,令人遺憾。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近日表示,今年春夏期間開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的計劃沒有改變。按照日本政府和東電給出的排海方案,核污染水將從今年春夏期間開始排放,持續30年到40年。
2021年4月13日,日本民眾在位于東京的首相官邸外,抗議日本當局宣布將核污水排放入海的決定。日本民眾抗議排污入海
3月10日至11日,日本民眾在經濟產業省及東電附近舉行集會,抗議日本政府和東電計劃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日本社民黨黨首福島瑞穗在集會現場表示,福島核事故影響仍在持續,政府相關緊急事態宣言也未解除。絕不能將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放射性物質必須集中管理。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在集會現場表示,排海計劃引發日本國內外各方擔憂,應慎重對待。
福島縣居民、福島核事故受害者團體聯絡會負責人武藤類子10日在反對核污染水排海的集會上發出書面呼吁,她說,核污染水流向的地方,有以大海為生的人們,也有以大海為家的生物。核污染水排海是對生命的侵害。
從川崎市專程來到東京參加集會的木瀨慶子11日對記者表示,堅決反對將核污染水排海。日本在沒有征得亞洲其他鄰國同意的情況下,擅自決定排海計劃,這是絕不能允許的。她表示,越來越多的日本民眾將會發出強烈反對核污染水排海的聲音。(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