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社上海3月10日電 題:法籍華人葉星千的“藝術人生”:繪畫如同“談戀愛”
作者 范宇斌
“我的畫中有生命的希望,有樂觀的象征,還有我對‘天人合一’的藝術感悟。”近日,法籍華人畫家葉星千受訪時說。葉星千近期在上海舉辦“天人之間”作品展。此次展出的43幅作品,或以水墨宣紙呈現“影與像系列”“線條系列”,或畫在布面綜合材料上呈現“窗戶系列”“色系列”,展示出畫家將奇思妙想與繪畫技能融為一體而自然釋放的獨特藝術之美。
葉星千出生于浙江溫州,從小喜歡繪畫。20世紀80年代,他帶著藝術夢想慕名來到藝術之都——法國巴黎。初到法國,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幫人畫家具。
“只要能夠離我的夢想更近一步,我就很開心。”葉星千回憶道,那時他的生活很窘迫,但他依然拿出微薄薪水中的一部分,用來每周到巴黎各大博物館參觀學習。“西方繪畫藝術中的自由奔放和色彩強烈地吸引著我,我開始嘗試將東方文化融入到西方藝術。”
在葉星千看來,畫畫如同“談戀愛”,“我不會因為要凌晨三點起床作畫而苦惱,也不會因為一幅需要耗費三五年時長創作的畫而煩躁,我創作每一幅畫都像談戀愛一樣充滿真誠,這樣的作品才會打動人心。”
作為一名職業畫家,葉星千認為,繪畫能夠架起人與人交流的橋梁。“2019年,我曾到天津美術館交流,記得當時有一名8歲的自閉癥女孩站在我的畫作前仔細觀察了很長時間后說,‘媽媽,我想畫下來’,那一幕,讓我深切感受到藝術能夠啟發一個人。”后來,葉星千專門來到那個女孩的學校,與自閉癥兒童們一起畫畫。
“藝術就是癡迷,發自內心喜歡。”年輕時,葉星千學過木雕,對中國古代詩歌很感興趣。來到法國后,他欣賞古典和現代音樂,自學哲學、美學等,這些經歷使他在繪畫上不拘一格,獨具特色。
葉星千的藝術作品融合東方的水墨在西方油畫布上,加以丙烯等不同材料混合與渲染,交錯質地、交錯技法、文化融合,給人帶來了全新的視覺和巨大的空間想象力。
在繪畫上有所成就后,葉星千總是很樂意將自己的畫作捐給學校、博物館,他希望能在全世界的博物館留下他更多的畫作。近年來,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賽努奇博物館收藏了他的多幅作品。
葉星千因藝術與上海結緣。1990年,他在上海美術館成功舉辦個人畫展;2020年,他再次選擇上海作為其30年藝術成就小結的展示地。在他看來,繪畫是代表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中國是他日思夜想的家。“我會繼續用筆墨、色彩飛舞夢想,也希望回中國展示更多作品,向更多觀眾傳遞藝術之美。”(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