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臺州3月9日電(傅飛揚)“我們家賣的三門縊蟶和三門血蚶能出口到美國、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廣受客戶與消費者喜愛。”9日,在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海潤街道濤頭村從事小海鮮養殖的雷華米對中新網記者說,2022年,他負責的三門縣大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產值超1000萬元。
300多公里海岸線,20.5萬畝海水養殖塘,100多種小海鮮,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優質的海洋生物資源,讓三門小海鮮遠近聞名。
(相關資料圖)
養殖戶篩選小海鮮。 章雪瑤供圖“品質和營銷齊抓,國內和國外市場雙管齊下,傳統和創新有機結合,讓特色產品脫穎而出。”三門縣委常委徐世釗表示,近年來,當地在保護小海鮮種質資源、探索水產健康生態養殖新模式的同時,持續開展小海鮮品牌培育和推廣工作,進一步拓寬了市場,“三門小海鮮年產值超60億元。”
如其所言,中新網記者觀察到,通過預制菜和出口,該縣讓小海鮮“走向”更廣闊的天地,促進鄉民增收致富。
近日,在杭州拱墅,想念家鄉味道的葉歡(化名)從三門小海鮮“海八鮮”專賣店購入了一份“望潮”預制菜,回家上鍋蒸5分鐘便享用到了美食。
眼下,中國多地大力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今年3月,首屆中國國際(佛山)預制菜產業大會組委會發布的《2022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
在此背景下,三門小海鮮亦搶抓“宅經濟”“快生活”風口,涉足預制菜行業。
譬如三門縣農業企業“海八鮮”歷來從事活鮮、凍鮮、干制水產品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而2022年,該公司增添可實現預制菜標準化生產的各類設備,并自主研發調料,創新推出涼拌海帶苗、涮煮幾秒便能“開花”的海蜇頭、小白蝦等20余種預制菜品,在全國10余家專賣店和100多個銷售網點銷售。
此外,該縣“海之藍”水產加工企業也相繼推出咖喱蟹、南美白對蝦等10余種小海鮮預制菜。目前,僅上述2家企業每月預制菜產量便超20000份。
與此同時,三門縣政府牽頭,每年都會帶著當地小海鮮參加上海進博會,并連續多年舉辦“中國小海鮮博覽會”,助力實現三門小海鮮“闖”世界。
部分小海鮮預制菜。 章雪瑤供圖雷華米介紹說,三門小海鮮搶抓國際市場,也離不開相關部門在篩選、檢測、打包等方面的支持,“以出口韓國的三門縊蟶為例,各流程簡化后,從捕撈上岸到端上韓國餐館的餐桌僅需3天到4天。”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今年的訂單狀況比往年同期更好,我對未來發展很有信心。”雷華米說,他正打算改造廠房,拓展凍品海鮮出口市場。(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