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北京3月9日電 (記者 方偉彬)中國知名僑鄉廣東汕頭,正在積極建設新時代數字經濟特區。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天億馬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學沛日前接受采訪時建議,吁請國家支持汕頭建設新時代數字經濟特區,支持汕頭建設國際數據交互樞紐。
在馬學沛看來,汕頭建設數字經濟特區有諸多優勢,應以“僑”為橋,把僑鄉優勢發揮出來。他向記者介紹了汕頭多個優勢。在國際通訊基礎設施先發優勢上,馬學沛稱,汕頭國際海纜登陸站是中國大陸三大成規模的國際海纜登陸站之一,其出口帶寬占中國國際出口帶寬的34.3%。
2022年,在汕頭舉辦的數字產業項目合作簽約儀式。(資料圖) 方淦明 攝記者了解到,2021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同意設立汕頭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從此本地數據業務無需經過廣州迂回“出海”,汕頭成為國內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國際海纜站和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的經濟特區。
此外,馬學沛指出,汕頭距香港和臺灣地區均不足200海里。汕頭處于日韓和東南亞連線中心位置,可作為連接上述國家和地區的數據交互樞紐節點。在國內,汕頭是珠三角、長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是連接粵閩浙沿海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樞紐。
“汕頭作為全國著名僑鄉,廣大海外僑胞是發展國際業務的巨大資源。”馬學沛稱,潮汕籍海外僑胞遍布全球,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
記者從汕頭市政府獲悉,自1980年汕頭經濟特區建立以來,華僑華人在汕投資項目達5543個,吸收僑資79.87億元。盡管遭受疫情沖擊,2022年汕頭市進出口總額仍再創新高,達770.98億元,《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已成為汕頭關區企業出口的第一大貿易伙伴。
汕頭還取得了“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的舉辦權,是全國唯一以“僑”為特色并在經濟特區舉辦的國家級數字經濟峰會。
馬學沛認為,這個大會能吸引大批海外僑胞共謀中國數字經濟建設發展,進一步夯實與海外僑胞的聯絡機制和溝通渠道,推動數字產業新業務向海外國家發展應用,將海上信息絲綢之路建設推向新臺階。
馬學沛表示,汕頭還有特區立法權的政策創新優勢。汕頭是中國最先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擁有特區立法權。當前,汕頭正利用特區立法權加快制定出臺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吸引各方面的要素集聚,打破機制的障礙,為汕頭打造數字經濟特區構建具體可行的頂層設計及提供強有力的法制支撐。
汕頭華僑試驗區。(資料圖) 林鵬 攝記者從汕頭市政府方面了解到,汕頭將在未來三年內建設一個以跨境通信業務為核心優勢,涵蓋跨境電商、流媒體、跨境金融、軟件應用、人工智能等領域,產值超2000億元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