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匯豐控股兩名高管相繼離職,引發坊間熱議。而匯豐控股第一大股東中國平安一度被牽連進該事件,被社交媒體傳言稱其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8月13日,中國平安回應中國證券報記者稱,公司對匯豐控股的入股,純屬公司保險資金的財務性投資,不參與任何日常經營和管理。
8月5日,匯豐控股發布公告稱,范寧(John Flint)辭去集團行政總裁和董事職位。范寧現年51歲,2018年2月就任匯豐集團行政總裁。
8月9日,匯豐控股集團總經理及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黃碧娟亦決定離任,向外尋求其他發展機會。短短一周內匯豐控股連續出現二次高層人事變動,引發坊間熱議。除了正常辭職及業績不佳引咎辭職等猜測外,也有社交媒體傳言稱匯豐在華為被調查一事中扮演了相關角色,范寧、黃碧娟兩高管先后離職不排除受該事件影響。
對于上述傳聞,匯豐控股與8月12日下午公開回應稱:“我們注意到近日有社交媒體傳聞稱,近期匯豐兩名高管的人事變動相互關聯,并且是基于股東就外部事件施壓所導致的結果。我們特此聲明,這些都是毫無根據的謠言。匯豐始終致力于服務客戶,并為內地與香港的經濟繁榮作出貢獻。”除了上述猜測外,作為匯豐控股的第一大股東,中國平安也被牽連進上述傳聞之中。
根據港交所披露易信息顯示,2018年11月,中國平安超越貝萊德成匯豐控股第一大股東,持有約14.18億股,占后者股權7.01%。對此,社交媒體上有消息稱,在匯豐控股兩名高管離職事件中,中國平安或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對此,中國平安8月13日回應中國證券報記者稱:“平安對匯豐的入股,純屬公司保險資金的財務性投資,不參與日常經營管理。”
中國平安的上述表態可以在現在匯豐控股的管理架構上得到驗證,根據匯豐控股8月5日公布的董事會成員名單,匯豐控股現有14名董事會成員,并無成員來自中國平安。
事實上,中國平安早在去年成為匯豐控股第一大股東時就曾明確表示,對匯豐控股的投資屬于保險資金的財務性投資,中國平安看好匯豐控股的發展前景,且匯豐控股分紅率較高,符合保險資金的風險偏好和投資收益要求。匯豐控股當時也公告回應稱,歡迎中國平安繼續成為匯豐控股的長期投資者。
其實匯豐跟平安之間一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當年匯豐曾經是平安的最大股東,不過如今十幾年過去了。平安從匯豐的小弟,變成了匯豐的大哥,平安也算是成功逆襲了。
平安集團旗下擁有證券、保險、銀行、投資等等業務。2002年的時候,匯豐成功入股了平安,拿下了平安10%的股份,一躍成為平安最大的股東。當時的平安還不能跟今天相提并論。當時平安跟匯豐相比,也是差距非常大。
不過隨后平安開始快速發展,匯豐則是幾乎原地踏步。其實這也是香港跟深圳兩個城市的縮影。平安的總部是在深圳,匯豐的總部雖然是英國,但是它們是在香港上市,主要的營收也都是來自香港。
香港在過去的20年創新不足,導致經濟發展增速放緩。在深圳蓬勃發展的時候,香港卻沒有保持原有的優勢。過去在香港面前,深圳就是一個小漁村。如今深圳市高樓林立,而且GDP也超越香港,成為了大灣區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
平安也是跟著深圳一起快速發展。最近幾年平安的營收一直保持快速地增值,去年平安的利潤首次突破了1000億。目前平安的利潤已經超越了匯豐銀行。
平安不管市值、營收還是利潤都已經全面超越了匯豐。平安的市值高達1.5萬億,匯豐的市值則只有1.2萬億。現在匯豐的增速非常慢,平安則依然保持快速發展。按照這個趨勢,匯豐已經無法再追上平安了,而且雙方的差距只會越拉越大。
2012年的時候,匯豐清空了平安所有的股份,把股份賣給了平安另外一個股東泰國的正大集團。正大集團的老板謝國民祖籍是廣東澄海。謝國民家族也是泰國的首富。如今正大集團才是平安最大的股東,持有15.5%。
匯豐清空了平安的股份獲利達到了4倍。匯豐銀行當時還宣布說投資平安是他們10年來最成功的投資。
2017年的時候,平安已經足以跟匯豐平起平坐。這個時候平安開始逆襲了。平安每年積攢下大量的利潤,他們開始投資了大量的公司,其中就包括了匯豐銀行。平安拿下了匯豐7.01%的股份,超過了美國的摩根大根跟貝萊德集團,成為了匯豐銀行的最大的股東。
從匯豐銀行是平安的最大股東到平安成為匯豐銀行的最大股東,平安完成了一次逆襲。這其實也是內地經濟騰飛的一個縮影。平安現在持有的匯豐股份,總價值高達近千億元。
匯豐銀行曾是平安最大股東,如今平安成功逆襲,成匯豐最大的股東,不過平安現在雖然是匯豐的大股東,但是并沒有參與到匯豐的日常管理里面,平安在匯豐的董事局也沒有席位。許多人都希望平安可以真正控股匯豐。
平安成匯豐控股最大股東 港股投資路線圖浮現
繼成為匯豐控股第二大股東之后,中國平安于近日終于問鼎第一大股東。調查發現,平安最近在香港市場動作頻頻,減持地產股的同時,還增持銀行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