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五子朝王”儀式。 卜澤森攝
中新網廣州3月5日電 (許青青 周翼)第16屆廣州民俗文化節暨黃埔“波羅誕”千年廟會4日迎來“正誕日”,備受關注的“五子朝王”儀式、“扶胥號”龍船朝王等活動在南海神廟進行。據悉,本屆“波羅誕”3天共接待游客近22萬人次,“正誕日”恰逢周末客流量超14萬人次。
據介紹,廣州市民心中,“波羅誕”期間最隆重的活動必然是“四方會景”,也叫“五子朝王”。根據民間傳說,南海神五個兒子,從大到小依次為大案、原案、始案、長案、祖案,自明代開始,在“波羅誕”正誕之日,“五案”都由十五鄉村民分別抬到南海神廟中庭,向“南海神”祝壽,稱“五子朝王”,也稱祭海神,一年一小祭,三年一中祭,五年一大祭。
4日清晨,南海神廟附近“十五鄉”的村民先為本村的神像凈身,灑上香茅柚葉水,換上新衣,再抬上杠,敲鑼打鼓,抬著神像逐坊逐鄉去巡游。隨后,村民抬著五尊神像,從供奉他們的雙沙、廟頭、南灣、夏園、沙步等社區出發,向南海神廟集中。一路上鼓樂齊鳴,盛裝巡游的隊伍浩浩蕩蕩,蔚為壯觀。
“扶胥號”龍船在南海神廟古港碼頭巡游。朱偉釗 攝黃埔區文化館副研究館員朱曉宇表示,2007年,黃埔區恢復“五子朝王”的民俗活動。此后,這一民俗活動便成為歷屆民俗文化節的重頭戲。他表示,下一步,該區將繼續擴展“波羅誕”的非遺文化外延,爭取讓更多市民了解、喜愛并主動傳承這些文化。
“扶胥號”龍船朝王活動也在4日下午舉行。據悉,南海神廟所在地古稱“扶胥之口,黃木之灣”,位于黃埔區穗東街道內,昔日扶胥港是古代廣州的繁榮外港。當日,“扶胥號”在南海神廟古港碼頭進行巡游,途徑南海神廟、南海神廟人工湖、廟頭社區、夏園社區、南灣社區等地,受到市民和游客熱情歡呼。
“扶胥號”龍船在南海神廟古港碼頭巡游。朱偉釗 攝記者還了解到,每年“波羅誕”期間,穗東街道廟頭村都會在張氏大宗祠內,邀請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吃一頓團圓飯。本次的“流水宴”已開宴三天,4日正誕日當天有400多圍桌。據悉,這項新的習俗已持續十多年,已經成為“波羅誕”千年廟會中一項極具儀式感和鄉土味的活動,對于增進村民感情、推動鄰里和諧起到重要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