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東西問|張艷虹:如何在柬埔寨講述中醫藥文化?

2022-02-24 07:25: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金邊2月23日電 題:如何在柬埔寨講述中醫藥文化?

中新社記者 歐陽開宇


【資料圖】

作為中國向全球派出的首支國家級中醫抗疫醫療隊的副隊長,張艷虹醫生在柬埔寨常駐期間,從當地隨處可見的吳哥古跡壁畫,聯想到中醫藥理論,尋求吳哥之美與中醫之美的融合。近期,張艷虹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講述一名中醫藥專家吳哥文化之旅的故事。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作為一名援外中醫醫師,在治病救人的同時,對傳播中醫藥文化有怎樣的理解?

張艷虹:援外醫療工作與國內工作的最大不同,就是我們不僅是一名醫師,更是筑牢兩國友誼橋梁的建設者和中華文化的播種者。中醫藥因其獨特的療效和豐厚的歷史積淀,成為中華文化的最重要代表之一,它遍布四海之內,是祖先留給我們和世界的寶貴財富。作為第一支整建制由中醫師組成的援外醫療隊,除了參與救治當地患者,如何讓當地人民通過中醫藥了解中華文化,也是我們工作的重要部分。

隨著工作的開展,越來越多的當地民眾對中醫有了信任感,進而對背后的中醫藥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而只有真正了解中醫藥文化,才能從根源上接受中醫藥。很多人來到中醫門診時,都會在候診期間饒有興趣地觀察放置在分診臺的針灸模型,以及掛在廊柱上的“內景圖”。這讓當地民眾在感受中醫療效的同時,也對中國有了更進一步了解的愿望,對促進兩國友誼互通起到積極作用。

柬埔寨患者在診室查體。受訪者 供圖

中新社記者:此次援柬任務中,如何在當地傳播中醫藥文化知識,醫療隊做了哪些安排和實踐?

張艷虹:傳播中醫藥文化知識,不同于簡單地看診治病。隨著看診人數逐漸增多,柬埔寨民眾對中醫藥的療效有了深切感知,但由于語言和文化差異,很多當地居民并不能很好地在短時間內理解中醫藥文化。

為了更好地傳播中醫藥文化知識,讓中醫之花真正盛開在異國他鄉,醫療隊探索了多種模式。一是潤物無聲地在工作中熏陶。所有的醫師在臨床診療過程中,都對患者科普中醫相關的飲食調護及生活保健,從簡單易行的日常生活中指導患者進行治未病的調護。二是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醫療隊在當地開展各式各類的民眾參與性活動,通過培訓宣講、實際感受等方式,讓更多人認識中醫藥、了解中醫藥。隊員們利用休息時間走進企業,走進學校,走進政府機關,走進廣播電視臺,宣講中醫藥的效果。三是以互通互融的方式加深理解。從當地文化出發,挖掘兩地文化中的共同點,幫助當地人民更好理解中醫藥。在這一過程中,我發現柬埔寨高棉古國歷史中的吳哥文化與中醫藥文化有很多異曲同工的美。

當地時間2022年9月,柬埔寨金邊,中國援柬埔寨中醫抗疫醫療隊成員為大家講解并示范養生氣功操“八段錦”。歐陽開宇 攝

中新社記者:中柬兩國文化交流頻繁,當地文化與中醫藥文化有何相通之處?

張艷虹:來柬埔寨之前對這個國家的印象就止步于吳哥窟,隨著我們在工作中與當地人民進一步交流,發現以吳哥窟為代表的吳哥文化其實與中醫藥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吳哥有一個一般游客不會關注但卻與眾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涅槃寺。涅槃寺由五個正方水池構成,外周的四個水池有不同的雕像,中央大池流水入四方小池。至今柬埔寨人仍認為這里的池水可以治病,這里的池水向所有城中的人民開放,應該是普惠性公立中醫院的雛形了。浸泡過藥草的池水恰如早期的中藥湯劑,內服外用,加上祝禱,也有幾分身心通調的影子。

吳哥寺連廊里的雕塑,這是騎在鳥神上的毗濕奴。受訪者 供圖

中新社記者:您是如何向當地介紹中醫藥,讓當地民眾熟悉這一文化?有哪些比較典型的案例?

張艷虹:我們嘗試了很多種方法向當地人民介紹中醫藥,也開展了很多次講座去推廣,但是受限于兩國文化不同,有時候還是有點難以共通。我時常思考怎么才能因地制宜地去描述中醫是怎么看病的。有一次在做PPT的時候,我突然想到在通勤的路上時常看到一些當地特色建筑,如蛇神那迦、毗濕奴。隨著對當地文化的了解,我發現這些身邊素材恰恰體現了中醫的一些哲學思想。

吳哥寺回廊東面墻壁上是印度教的創世紀神話浮雕“攪動乳海”,這個故事可以在柬埔寨各處的建筑上看到。乳海即生命之海,在故事中天神和阿修羅各執一巨蛇向兩邊拉扯,在這一過程中,象征生命的仙女阿普薩拉就誕生了。在這里神和魔沒有正邪對錯,而是相互制約的兩種力量,他們相互作用創造了新生命。在中醫理論中,陰和陽正是相互關聯又相互對立的兩類事物的概況,陰陽的彼此消長和互根互用維持人體各種生命活動正常進行,任何一方出現強弱就會打破平衡,威脅健康。

吳哥城南門外護城河引道旁的“攪動乳海”雕塑。受訪者 供圖

另一方面,柬埔寨隨處可見的印度教主神是毗濕奴神,他的形象通常是手持四種法器,蹲坐在神鳥迦魯達的肩膀上。古代中醫需要在沒有輔助檢查的情況下進行系統的疾病判斷,提高疾病診斷的準確度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長期的實踐、總結、反饋、修正中,逐漸形成了望聞問切四個方法。這就類似于毗濕奴有四只手臂各持一法器:法螺、杵、神輪、蓮花,通過四種神器的法力共同提高自身的能力。我把這些素材應用到在當地的中醫科普講座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當地人會覺得中醫的理論基礎離自己的生活很近,不會特別難以理解。(完)

受訪者簡介:

張艷虹,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第十九批中組部團中央博士服務團成員,第七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北京急診醫學會青年與創新轉化分會委員。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心血管病方向。2019年參加博士服務團掛職陜西省服務基層1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參與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2022年3月赴柬埔寨執行中國援柬抗疫專家組及醫療隊任務至今,任中國援柬抗疫醫療隊副隊長。

關鍵詞: 中醫科學院 中醫藥文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