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僑網2月17日電 據非洲《華僑周報》微信公眾號“非洲僑訊”消息,日前,塞拉利昂大學孔子學院在太極園舉辦第一屆中塞美食節。中國駐塞拉利昂大使王擎、塞拉利昂大學弗拉灣學院校長曼薩雷、塞大孔子學院中方院長荊曼和塞方院長哈丁、塞大孔院漢語教學點代表、部分在塞中資機構及企業代表等出席。塞大孔院師生、塞中文愛好者、塞媒體記者等150余人參加此次活動。
中國駐塞拉利昂大使王擎在活動中致辭,向為此次活動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員表示感謝。“人如其食”,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要先從食物開始,豐富的中國食物反映了中國人多彩的生活。中國美食強調色香味俱全,這表達了中國人對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哲學追求和對不同文化的極大包容。近期,中國政府調整了防疫政策,這將進一步促進中外交流,也有利于今后中塞兩國開展更多交流,使兩國人民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不斷鞏固兩國深厚友誼。
塞大弗拉灣學院校長曼薩雷首先表達了對中國美食的喜愛之情,過去的一次“中國行”養成了他的“中國胃”。他表示此次中塞美食節能夠促進中塞人民更加了解彼此的文化,今后將繼續支持塞大孔院開展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中塞友好往來。
塞大孔院中方院長荊曼向為此次活動成功舉辦提供支持的中國駐塞使館和中資企業表示感謝。荊曼院長向來賓介紹中國的八大菜系、中國美食文化和塞拉利昂當地的特色餐點,表示希望能夠借助中國美食講好中國故事,通過中塞美食節為兩國友好往來搭建橋梁。同時,歡迎中塞朋友互品美食,領略不同美食文化的獨特魅力。
本次活動由中塞食物制作展示及體驗、筷子文化及使用方法介紹和美食品嘗三個環節組成。為使中塞民眾了解和體驗中塞美食,塞大孔院特別設置了中國餃子和湯圓體驗區、塞拉利昂Gari小吃制作體驗區,到場嘉賓紛紛參與其中,盡享美食制作的樂趣。
塞大孔院教師組織塞方嘉賓和學生學習使用筷子和其背后的文化知識,大家從中體會到了使用筷子的樂趣和筷子的文化含義。在美食品嘗環節中,到場嘉賓走進中國和塞拉利昂美食分享區品嘗美食,共度歡樂時刻。本次美食節還為來賓們精心制作了烤羊腿、揚州炒飯、宮保雞丁、金絲蝦球、松鼠魚等中國美食,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不僅讓在場華人嘗到了家里的味道,也打開了塞拉利昂民眾的“中國胃”。
活動現場,嘉賓們紛紛表達了對兩國食物的喜愛,同時表示此次中塞美食節用美食拉近了中塞民眾之間的距離,希望今后能夠品嘗到更多的中塞美食,了解豐富的美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