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麗水2月13日電(傅飛揚)“2023年是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信心提振之年。從企業的角度,我們將不斷整合全球相關領域先進技術、人才和資源,創造全新的產業體系,把企業優勢轉化為推動生態產業發展的優勢,把納愛斯品牌價值轉化為生態經濟價值,布局更廣闊的未來發展空間。”13日,納愛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納愛斯集團)相關負責人受訪時說。
【資料圖】
13日至14日,第二屆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浙江麗水召開。地處中國12個重點革命老區之一——浙西南革命老區,近年來,麗水全域的“紅綠金”融合協調發展,讓當地在傳承紅色基因,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創新引領打造“金色”新增長極上,擁有了更多麗水經驗。
麗水一家企業的自動化生產線。 麗水市委宣傳部供圖眼下,中國各地紛紛蓄力拼經濟。身處“紅綠金”融合協調發展的熱土,麗水民企如何發力?
曾獲全國日化行業首家國家級工業產品生態設計示范企業、躋身《中國制造2025》綠色制造先進典型榜,納愛斯集團折射出麗水生態工業、生態經濟發展的優良態勢。
記者了解到,該集團率先實施產品全生命周期評估機制,擁有眾多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的自主知識產權可控關鍵核心技術,其自主品牌產品已進入美國、英國、日本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切實帶動上下游行業共同高質量綠色發展。
革命老區拼經濟,離不開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支撐。
浙江凱恩特種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遂昌造紙廠,多年來憑借科技創新、智能化改造,建設了浙江省級特種紙研究院、浙江省級特種紙研發中心、浙江省級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平臺,從曾經的“污染大戶”搖身一變為“綠色高新”。
麗水一家藥企的生產線。 麗水市委宣傳部供圖“我們抓住遂昌加快打造浙西南智能制造先行縣的契機,不斷推進生態工業經濟轉型創新發展。”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他們已成為國內唯一能夠系列化生產電解電容器紙企業,電解電容器紙約占國內市場65%以上、全球市場的50%,“今年市場形勢較好,企業已接到14000噸的電解電容器隔膜紙訂單和7000噸的濾紙訂單,生產計劃排到了2023年底。”
兔年開局,企業穩崗擴產,有助于經濟形勢迎來“開門紅”。
走進位于松陽縣的浙江康恩貝中藥有限公司液體制劑車間,自動化生產機器運轉不停,一盒盒復方魚腥草合劑下線、裝箱,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間。據了解,2022年12月以來,該企業共接到2600多萬盒的復方魚腥草合劑訂單,生產計劃已安排至今年4月。
連日來,為保證藥品供應,位于龍泉市的浙江國鏡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線24小時運轉,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元宵節期間生產“不打烊”。
“拼經濟、穩開局,企業要彰顯責任擔當。”該公司生產部部長朱丁強表示,公司在麗水留工補助政策基礎上還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例如員工的工資是日常工資的三倍,且每天給予200元的出勤獎,如果超產還有超產獎勵等。
誠然,對于企業發展來說,打鐵必須自身硬,但能否與地方經濟發展同頻共振,抓住政府部門的各項政策,使其成為自身“關鍵一躍”的跳板,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
“政府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一系列惠企助企的優惠政策,極大地減輕了企業的資金壓力,讓我們有信心進一步加快發展。”浙江嘉利(麗水)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嘉利股份)總經理漆愛冬受訪時稱,2022年,企業享受到了新購廠房土地款補助、總部型企業及房租等補助資金3000余萬元,為企業加快高質量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走進浙江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稱:麗水經開區)嘉利股份的高品質車燈數字化車間,包含燈泡、燈座、電極、裝飾圈、燈罩、燈殼等20多個部件的霧燈均由機械臂自動組裝而成。
漆愛冬介紹說,近一年車間智能化生產雖投入近億元,但享受到了麗水經開區12%至18%的技改和機器換人補貼,激發了企業智能化升級的熱情。“借力數字化改革,通過不斷投入技術創新,2022年我們成功入選了浙江省未來工廠試點企業、浙江制造精品,全年產值同比增長約11.4%。”
據了解,近年來,麗水經開區研究出臺各項穩企業、促消費、強外貿等惠企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助力企業提質增效。數據顯示,2022年,麗水經開區累計兌現涉企政策200多項,涉企資金10.59億元,惠及企業1985家(次)。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們將持續激活創新動力,加大研發投入,推動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積極搶占市場、贏得發展主動。”漆愛冬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