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13日電 (記者 劉立琨)近日發布的《2022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指出,2022年回國求職留學生數量再創新高。
(資料圖片)
近年來,越來越多留學生選擇畢業后回國就業。其中部分人選擇返鄉,成功帶動了家鄉發展與民眾就業。
金明輝曾在日本留學,2021年返鄉創業。求學期間,他發現越光米在日本十分流行,而這一品種在家鄉也有種植,于是向日本企業介紹了家鄉的黑土地與種植習慣,并邀請對方到家鄉試種。兩年來,他和父親一起帶動近百名村民種植水稻1400多畝,所產大米遠銷海內外。
“90后”李澤西結束留學生涯后,回到家鄉河南省中牟縣狼城崗鎮青谷堆村。想起留學期間,同學們總夸奶奶做的瓜豆醬好吃,李澤西決定嘗試運用新技術,推動家鄉這一傳統制作技藝“走出去”。
2019年4月,李澤西成立了鄭州醬子食品有限公司并注冊商標。他開辟線上渠道,利用攝影特長試水直播帶貨,粉絲數量突破百萬。如今,瓜豆醬制作技藝已成為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李澤西也成為瓜豆醬制作技藝第十代傳承人。
不少留學歸國人員借助相關平臺創業,各地也紛紛出臺利好政策,以期吸引海歸人才。
2020年,歐美同學會長三角海創中心在安徽合肥揭牌,2022年幫助留學人員項目融資1億多元(人民幣,下同),是歐美同學會服務留學人員創新創業的重要平臺載體。
2016年,李彥敏從新加坡國立大學畢業后,先后在新加坡太陽能研究所、杭州纖納光電、三峽清潔能源任職。2021年他回到合肥創業,并于當年5月落戶海創中心。
在李彥敏看來,海創中心有精細化全覆蓋的服務平臺,包括投融資服務、人才服務等,能夠更好地幫助企業穩定、規范地度過初創期,并發展起來。
陳恩樂曾在英國留學,歸國后在海南創立了公司,主營精釀啤酒和果酒產品。他十分看好近日海南出臺的《關于支持僑胞和留學人員來瓊創新創業十八條措施》,表示希望能利用海南自貿港的優勢,將海南精釀品牌做大做強。
2020年,從澳大利亞歸國的廖黃芃申請入駐江西南昌留學人員創業園紅谷灘園區,并開始創業。根據相關優惠政策,他的公司可享受三年免費場地使用,加上30萬元的留學生創業免息貸款,廖黃芃說,相關政策為他的創業帶來了很大幫助。
據了解,江西南昌留學人員創業園紅谷灘園區位于南昌市慧谷產業園,是江西紅谷灘區“僑夢苑”重點園區之一。截至2022年12月,已累計孵化企業63家,累計入駐歸國博士9人、碩士49人、本科5人,直接創業人數1298人,間接帶動就業人數2800余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