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僑網2月10日電 據《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向東向西”報道,在兔年春節期間,一場將持續兩個多月的以建筑為主題的中國剪紙藝術展在法國布列塔尼孔子學院展覽大廳舉行,中國剪紙藝術與法中兩國建筑藝術交相輝映,吸引了大批當地民眾參觀,當地中小學生還特別組織觀看展覽,感受中國文化和中國手工藝術的魅力。展期為2023年1月21日至4月1日。
此次展覽的剪紙作品全部由旅法青年藝術家逄思佳創作。展覽展出了二十幅法國和中國的建筑剪紙,如巴黎的凱旋門、雷恩的市政廳大樓和北京的天壇等,其中還包括多座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建筑,如巴黎戰神廣場宮殿、巴士底象等等。展出的剪紙主要選自逄思佳早些年間的兩個系列:2016年的《布列塔尼建筑瑰寶》和2018-2019年的《當中國剪紙藝術遇上巴黎建筑遺產》。據了解,布列塔尼建筑系列剪紙曾在雷恩市政廳廣場展覽過,而巴黎建筑系列剪紙曾在巴黎三大和巴黎十三區市政廳展覽過。巴黎建筑系列剪紙更是獲得了法國高等教育及研究部和區域大學與學業事務中心的兩筆資金資助。
剪紙,作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藝術,在中國家喻戶曉,但在法國還鮮為人知。為了讓法國民眾更多地了解中國的剪紙藝術,展覽中還專設了剪紙的介紹,向參觀者們展示剪紙的歷史、符號文化、分類、技巧、現代發展等等,逄思佳專門為每一個模塊提供了相應展示用的剪紙作品,如世界上最早的剪紙文物——北朝六幅剪紙的復刻、祈求晴天的掃晴娘、染色、套色和拼貼剪紙等等。前來參觀的人無一不驚嘆于這門藝術的精巧,一把剪刀、一張紙竟能幻化出如此精美絕倫的作品。
法國布列塔尼孔子學院法方院長白思杰(Blaise Thierrée)對記者表示,過去剪紙通常只是作為體驗活動出現在孔子學院所舉辦的活動中,而剪紙專項展覽則是極其罕見的。當得知有一位在法國生活的年輕剪紙藝術家讓他喜出望外,力邀逄思佳來孔院舉辦展覽。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刻理解的白思杰親自為前來參觀的人,特別是中小學生做講解,讓觀眾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旅居國外13年之久的逄思佳說,此次展覽的首要目的就是想讓更多的法國民眾認識剪紙和了解中國文化,讓人們深入了解到剪紙不僅僅是剪了一張紙片那么簡單,其背后承載著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和習俗。(黃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