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環球動態:東西問丨白嗣宏:梅蘭芳當年訪蘇,有何影響啟示?

2022-02-09 08:26: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莫斯科2月8日電 題:梅蘭芳當年訪蘇,有何影響啟示?


【資料圖】

——專訪著名華人作家、翻譯家白嗣宏

中新社記者 田冰

1935年2月21日至4月21日,梅蘭芳大師應邀率劇團赴莫斯科、列寧格勒(現圣彼得堡)演出訪問,盛況空前。梅蘭芳此行期間先后與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等會面交流,蘇聯文藝界還專門召開了一次梅蘭芳表演藝術座談會。

梅蘭芳演出訪問對世界戲劇藝術有何影響?世界戲劇藝術大師碰撞出了怎樣的火花?中新社“東西問”日前就此專訪著名華人作家、翻譯家、戲劇家白嗣宏先生。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梅蘭芳此次演出訪問對蘇聯戲劇藝術有什么影響?

白嗣宏:中國戲劇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作為中國傳統戲劇代表的京劇,更是世界戲劇之林的一朵奇葩。自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不斷吸收各劇種的特色,形成了京劇。20世紀初,京劇已經在全國流行。梅蘭芳大師率劇團出訪日、美、蘇,開始把京劇推向世界,引起國際戲劇界的轟動,得到了極高評價。

梅蘭芳1935年應邀赴蘇演出訪問,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標志性事件。正是這次出訪,確立了梅氏京劇藝術的國際地位。當時領導世界戲劇潮流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在與梅蘭芳交流之后,認為梅氏的京劇表演藝術自成體系,代表了中國傳統戲劇美學的理想。中國京劇的程式藝術蘊含的假定性,令其大開眼界。在他們的眼里,京劇大大區別于歐洲傳統的心理劇。

作為綜合藝術,京劇有機結合了表演、聲樂、舞蹈、道白、形體、武術、雜技。從表演樣式來看,京劇獨特的表演程式與歐洲戲劇如話劇、芭蕾、歌劇都不同。從表演美學來看,京劇是寫意的藝術,用西方美學觀點來說,是象征主義或表現主義。20世紀20年代的蘇聯戲劇界爭論不休的問題,竟如此和諧地融合在京劇藝術里,使蘇聯乃至歐洲戲劇界嘆為觀止。

翻拍的梅蘭芳京劇“紅樓戲”《黛玉葬花》《千金一笑》劇照。丁煥新 攝

中新社記者:戲劇大師們對梅蘭芳為代表的中國戲劇藝術有何認識和詮釋?世界戲劇表演體系碰撞出了什么樣的火花?

白嗣宏:蘇聯表現派戲劇代表人物梅耶荷德曾說:“我沒有在舞臺上看見過任何一個女演員,能像梅蘭芳那樣傳神地表現出女性的特點。”觀摩梅蘭芳的演出后,他還在戲劇創作中借鑒梅蘭芳的藝術理念和手法。他認為梅蘭芳的京劇傳統身段是一種“符號體系”,與他所倡導的“有機造型術”(或譯“生物力學”)是相通的,并運用于他創辦的巴羅金戲劇傳習所的教學中。

京劇程式就是突出具有美感的“形體造型”。梅蘭芳在蘇聯演出《打漁殺家》,舞臺上沒有船,只有老船夫的木槳,以及人物在船上搖晃、上下船的腳步動作,形成虛擬的一條小船。這種具有美感的程式,要求觀眾共同設想出一個行船的意象,即共同創作意象。這是京劇的重要特點。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觀眾與演員“共同體驗”、共同理會劇情內容,意象則由演員創造,觀眾無需參與。他建議學生們特別注意梅蘭芳的手勢表演,說他的手是“一首長詩”。有的蘇聯戲劇評論家認為梅蘭芳表演的不僅是一個具體的女人,而是女性的精神。

梅蘭芳早期演出定妝照。蘇民 攝

蘇聯電影大師、蒙太奇藝術的奠基者愛森斯坦對梅蘭芳的程式表演很是贊嘆,特別是人物間舞臺調度的幾何圖形被安排得明朗和諧,且能表達人物的關系,愛森斯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電影里。他在執導經典影片《伊凡雷帝》時就借鑒了梅蘭芳的藝術手法,把重點放在象征性而非現實層面,在所有場面里著重安排舞蹈場面。日后他還寫了一篇專稿《梨園仙子》,探討京劇藝術的美學蘊含。1935年4月14日,在蘇聯戲劇導演、劇作家聶米羅維奇-丹欽科主持的梅蘭芳表演藝術座談會上,愛森斯坦指出,研究、分析、總結中國戲劇藝術是蘇聯學者和戲劇評論家的任務。

參加接待訪問演出的蘇聯導演科米薩爾熱夫斯基,在梅蘭芳《舞臺生活四十年》俄文版的前言里提到其表演《貴妃醉酒》時的“臥魚”身段。在他眼中,“臥魚”已形成“程式”了,舞臺現實主義的詩化語言,也可能是程式化、假定性的,是中國戲劇的特色。他說,梅蘭芳有一次在欣賞園中花時,無意中做出一個類似“臥魚”的動作,后在表演《貴妃醉酒》時,引入現實中品花的表情動作,豐富了表演藝術。

科米薩爾熱夫斯基認為,這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現實主義表演藝術對梅蘭芳表演藝術的影響,是兩種表演藝術體系的融合。他還回憶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臨終前最后一次排練課上特別提到,盡管各派表演藝術體現生活真實的手法不同,但都應該像梅蘭芳那樣爐火純青地掌握自己的身軀。

德國戲劇大師布萊希特在莫斯科觀摩梅蘭芳的演出,把京劇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做比較后認為,將觀眾吸引到劇中人物的感情世界里是不現實的,觀眾需要一定的感情距離批判地、客觀地思考舞臺表現的內容。因此,觀眾只是舞臺人物和情景的旁觀者,不是參與者,既不“共同體驗”(斯氏體系),也不“共同創作”(梅氏體系)。他提出第三種體系,即“間離效果”。觀眾同舞臺保持一定距離,才能理性地分析人物和劇情以及劇本提出的問題;而演員應高于角色、管理角色,不能忘記自己。他對中國戲劇的理解不是偶然的,其許多作品都與中國文化特別是中國哲學思想有關。

國家一級演員胡文閣表演《貴妃醉酒》。張蔚然 攝

中新社記者:梅蘭芳此次訪蘇巡演后續有何影響?對中國戲劇藝術與世界戲劇的對話交流有何啟示?

白嗣宏:1935年4月13日,是梅蘭芳訪蘇的告別演出。莫斯科大劇院人滿為患,一直演到凌晨三點,18次出場謝幕后才結束。他離蘇回國前,把部分戲服、道具、樂器贈給莫斯科戲劇博物館,至今保存完好。梅蘭芳這次訪蘇,一是向蘇聯乃至歐洲介紹了京劇藝術,二是確立了梅蘭芳表演藝術作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的地位。是年,梅蘭芳第九子梅葆玖剛一歲。

2011年,北京,梅葆玖在梅蘭芳雕像前獻花。杜洋 攝

2001年6月,梅葆玖應俄羅斯梅耶荷德中心邀請,在莫斯科舉辦大師課,向俄羅斯戲劇界傳授梅派京劇表演藝術,引起廣泛反響。2014年,適逢梅蘭芳誕辰120周年,80歲的梅葆玖攜弟子及北京京劇院輾轉紐約、華盛頓、莫斯科、圣彼得堡、東京等地,重走當年梅蘭芳海外巡演之路。2016年,梅葆玖去世,莫斯科戲劇博物館專門舉辦了紀念梅蘭芳訪蘇演出的專題展覽,重溫兩國戲劇界的交流互鑒和深遠友誼。梅氏兩代在俄羅斯享有如此盛譽,正是東西方戲劇藝術一體和人類審美共通的體現。(完)

受訪者簡介:

白嗣宏,著名華人作家、翻譯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84年入會),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1983年入會),第四屆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會理事,國際經濟家協會會員,南京師范大學外語學院名譽教授。

關鍵詞: 柬埔寨旅游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