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福建永定2月7日電(熊川 吳宇梁)2月7日,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各學校迎來了新春開學季,不少學校精心準備了連臺好“戲”迎接孩子們返校,客家文化、福文化在開學中唱主角,讓家長和孩子們一飽眼福的同時,從小樹立文化自信。
孩子們舞獅表演。 永定區融媒體中心供圖在永定區城東幼兒園門口,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身著各具特色的演出服,用舞龍舞獅、客家走古事、客家美食和“福”飾迎接家長和孩子們的到來,一句句“新年好”,一出出惟妙惟肖的演出,讓校園變得熱鬧、喜慶。
一出出演出讓新春后的校園變得熱鬧、喜慶。 永定區融媒體中心供圖“我覺得這種開學儀式很喜慶,而且充滿了客家文化、福文化,可以看得出學校是非常用心的,讓孩子們能夠從家庭的依賴中快樂走進校園,看到孩子們這么開心,我覺得作為家長也很放心。”原本以為孩子入學會哭的學生家長林治杭高興地告訴記者。
除了校園門口歡天喜地的迎接,校園內也是“福”氣盈門,孩子們戴上蘊含祝福的“兔”飾,走過大紅“福”道,迎來的開學第一課就是在大紅紙上練習寫“福”字,或是手拿“福”字給老師和同學們送祝福,讓“福”文化入眼入腦入心。
客家走古事民俗活動融入開學季。 永定區融媒體中心供圖“我們把客家美食,還有客家民俗活動,還有這個‘福’文化充分融入開學季,一方面讓孩子們能夠愉快地接受幼兒園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們對客家文化和福文化有深刻的印象,祝愿孩子們在新學期福氣滿滿、快樂成長。”永定區城東幼兒園園長賴曉明表示。
品嘗客家美食。 永定區融媒體中心供圖為了讓“福文化”和非遺文化得到傳承,學校在春節假期就布置了“福文化”創意作業,讓孩子們和廣大家長一起完成制作具有“福”“兔”特征風格的飾品、卡片等,在動手實踐中體驗“福”文化,感受客家文化,進一步提高孩子們對家鄉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讓優秀的傳統文化薪火相傳,從而樹立文化自信。(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