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僑網北京2月6日電 (記者 吳侃)糯米粉制成的面團搓成條狀,切成大小一致的面劑子,在砧板上輕輕轉圈揉搓成球,下入沸水中,直至湯圓全部浮起,煮熟的湯圓蘸白糖吃,甜糯可口……
正月十五,瑞士蘇黎世中國傳統文化協會會長陸金蓮在老家江蘇鹽城和家人一起揉湯圓、吃湯圓,無餡湯圓是一家人最喜歡的傳統味道。
“因為外公身體有恙,我前兩天從蘇黎世飛回來陪伴老人,我已經有二十年沒在老家過元宵節了,今年終于能全家團聚過節。”陸金蓮說。
元宵節中午的團圓飯,陸金蓮一家吃了家鄉特色菜“鹽阜八大碗”,有燴土膘、油炸肉圓、漲蛋糕、雞肉絲粉絲、蘿卜燒淡菜、紅燒肉、芋頭蝦米羹、紅燒鯽魚八道菜。
陸金蓮介紹:“在鹽城,一般親朋好友相聚的喜慶日子里,都會滿滿擺上一桌齊全的‘八大碗’,因此這也成了很多鹽城人記憶中的家鄉味道。這次我回家又吃到這些菜,覺得地道又樸素,喚起了兒時記憶。”
“江蘇鹽城的元宵節很熱鬧,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鹽鎮水街有提燈游園會,正月十五的晚上,我們一家人出門看花燈、猜燈謎、逛廟會、看淮劇演出,感受到濃郁的節日氛圍。”陸金蓮說。
談及春節對于海外僑胞的意義,陸金蓮表示:“春節在海內外中華兒女心中的是最重要的節日,漂泊在海外的游子都希望春節能回到家中與親人團聚,春節也包含著華僑華人對家人團圓、美滿幸福和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這些傳統節俗活動也應該在華裔青少年中接續傳承下去。”陸金蓮說,我們協會今年春節也在當地舉辦了一些中華傳統文化活動,讓大人和孩子們都參與其中,每逢端午節、中秋節這樣的傳統節日,我們也會舉辦節俗展示和體驗活動,加深孩子們對傳統節俗的認知和理解。(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