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春走基層)廣西砂糖桔俏銷東南亞市場
中新網貴港1月19日電(莫舒華)臨近春節,走進位于廣西貴港市平南縣鎮隆鎮廖村的威陽種養專業合作社,一派忙碌景象。伴隨著機器運轉的轟鳴聲,一筐筐新鮮采摘的砂糖桔被工人倒入洗果流水線,由機器自動清洗、打蠟、烘干、分級。另一邊的包裝生產線上,工人們對分好級的砂糖桔進一步分揀、裝筐、過秤、封口。
“太忙了,昨天忙到了凌晨4點才發完一批貨,我們要保證當天采摘的果當天發出去。”合作社銷售經理梁理瑩不停地在洗果場內檢查各個環節的運轉情況。“今年我們基地的果全部銷往東南亞市場,現在這批是發去越南的。”她說。
工人在包裝砂糖桔。 莫舒華 攝梁理瑩所在的合作社種植了320多畝砂糖桔、沃柑,依托當地獨特的氣候和土壤資源,引進滴灌和噴淋技術,合作社種出來的砂糖桔、沃柑皮薄多汁、清甜爽口,品質上乘。但由于近年來國內柑橘類水果市場逐漸飽和,價格持續走低,合作社的經濟效益受到影響。如何“破局”,合作社想到拓展國外市場。
說干就干。2021年底,合作社向貴港海關提出申請,按照出境水果果園標準建設果園,2022年7月取得出境水果果園注冊登記資格,成為貴港市首個出境水果果園。
合作社內一派忙碌景象。 莫舒華 攝有了出口資質,還得有銷路。梁理瑩此前一直在外打拼,從事外貿工作,2014年返鄉當起了新農人,經營水果加工、銷售。拿到出口“身份證”后,她發揮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海外市場渠道的優勢,將水果銷售的觸角延伸到東南亞市場。
“平南到越南的距離是1000公里,發車后大概20多個小時就能到達越南,和我們把果賣到國內北方市場差不多,但價格要比在國內市場高一倍。”梁理瑩說,今年是第一年出口水果,自去年12月初正式出貨以來,平均每天能出四到五個集裝箱貨柜,發貨量在150噸到180噸之間,一個多月時間銷售額已經達到600多萬元人民幣。
忙碌的生產線。 莫舒華 攝連日來,合作社的倉庫內熱火朝天,一筐筐打包好、沉甸甸的砂糖桔被工人有序裝上拖車,運到門口的大貨車上。
“我們大概晚上裝完發車,一天后我們的砂糖桔就能出現在越南的水果市場上。”說完,梁理瑩轉頭與工人交代裝貨事宜,又忙了起來。(完)
關鍵詞: 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