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擬推“共有產權住房”
售價約為土地出讓時市場價的一半,將降低中低收入群體購房成本
【資料圖】
羊城晚報訊 記者李曉旭報道:1月17日下午,深圳市住建局官網發布四份與保障性住房相關的征求意見文件。根據其中的《深圳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深圳擬推出共有產權住房,為封閉流轉、滿五年可轉,售價約為土地出讓時市場價的一半。
政府與購房人共有產權
該意見稿對“共有產權住房”作出定義: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主要采用市場化方式建設籌集,限定套型面積、銷售價格、使用和處分權利等,面向符合條件的居民供應,實行政府與購房人按份共有產權的住房。
共有產權住房主要面向符合條件的戶籍居民供應。深圳市政府根據住房供需情況,逐步將常住居民納入供應范圍。
對于申請條件,要求深戶、在深繳納社保滿5年、無自有住房、未在深圳市享受過購房優惠政策、5年內未在深圳市轉讓過或因離婚分割過自有住房等。
共有產權住房銷售價格按照土地出讓時市場參考價格的50%左右確定,單套住房銷售價格根據項目銷售均價,結合樓層、朝向等因素確定。
簽訂合同滿5年可轉讓
共有產權住房實行產權按份共有,購房人產權份額按照項目銷售均價占市場參考價格的比例確定,原則上不低于50%,同批次銷售的同一項目的產權份額相同;其余部分為政府產權份額。
共有產權住房實行產權封閉流轉,簽訂買賣合同未滿5年需退出的,應當向代持機構申請收購個人產權份額;簽訂買賣合同滿5年的,購房人可面向符合條件的對象轉讓個人產權份額或者申請收購。
中低收入者買房容易了
記者梳理發現,深圳現行保障性住房為:安居型商品房、可售型人才房、公共租賃住房。根據最新擬訂的四份文件,深圳保障性住房體系將演變為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三大系統。
其中,關于共有產權住房的推出,擬將取代原有的安居型商品房及可售型人才房相關制度。前述意見稿明確提出:本辦法施行之日起,不再安排建設安居型商品房。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深圳擬推共有產權住房,本質上也是在完善保障房體系,讓中低收入群體能夠降低購房成本,將對深圳樓市產生長期影響。